精彩評論







昨天跟茶友小王視頻聊天,他一臉愁容地說:“哥們兒,我新買的熟普泡了5分鐘,茶湯顏色都沒變,這茶是不是假的啊?”?? 這不就是我當初剛接觸普洱時的痛點嗎?總擔心泡少了沒味道,泡久了又怕苦澀,每次泡茶都像在開盲盒,心情七上八下的。今天咱們就來嘮嘮普洱熟茶到底該怎么泡,給各位茶友解解這個心頭大患!
洗茶是必須的!熟茶在制作過程中經過渥堆發酵,表面可能附著灰塵和一些雜味。洗茶時間不用太長,5-10秒就夠。倒掉第一泡水,這就像給茶葉做個“熱身運動”,讓茶葉舒展開來。我剛開始學泡茶時,總擔心洗茶洗少了不干凈,洗多了怕影響味道,后來發現其實5秒足夠了,關鍵是水溫要夠高!??
第二泡是“正泡”的開始,時間要掌握好。15-30秒是黃金時間。這個時間既能讓茶味充分釋放,又不會太濃。我之前泡茶總是習慣“長泡”,結果茶湯又濃又苦,喝起來像喝,現在學會了控制時間,發現茶湯順滑多了。記住,熟普講究的是“湯感”,不是越濃越好!
這多半是時間泡長了!熟普不能久泡,特別是品質一般的熟茶,泡久了苦澀味會很明顯。我第一次喝到真正好熟普時,簡直驚呆了——甜潤順滑,完全沒有苦澀感!后來才知道,好熟普即使泡久一點也不會苦,而劣質熟普一泡就苦。所以如果你泡的茶又濃又苦,試試縮短時間,或者考慮換茶葉吧!
完全不一樣!新熟普(1-3年)茶質比較活躍,容易出味,泡15-20秒就夠了;老熟普(5年以上)茶質已經穩定,需要泡30秒以上才能出味。我有個茶友收藏的老熟普,每次聚會都拿出來顯擺,說要泡1分鐘才能出味,結果喝起來又濃又鎖喉,后來我教他縮短時間,味道才變得醇厚起來。記住,老茶不是越久越好泡,而是越久越要“溫柔”!
熟普一般能泡8-12泡。關鍵是要“逐泡加時”——第一泡15秒,第二泡20秒,第三泡25秒……這樣每一泡的茶湯濃度才能保持相對一致。我剛開始泡茶時,總是一個時間泡到底,結果后面幾泡幾乎沒味道,現在學會了加時,感覺每一泡都能喝到完整茶味,簡直太香了!記住,泡茶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靈活變通”!
95-100℃沸水才是王道!熟普經過渥堆發酵,茶質比較緊實,需要高溫才能充分激發茶味。我之前用80℃的水泡熟普,結果茶湯寡淡無味,還以為茶葉有問題,后來茶藝師一語道破,我當場臉就紅了。記住,泡熟普就是要“高溫”,別手軟!
完全不一樣!大廠熟普(如大益、下關)用料好,工藝穩定,時間相對標準;小廠熟普品質參差不齊,需要多嘗試。我有個收藏小眾熟普的朋友,每次泡茶都要試幾次才能找到時間,他說:“泡小廠茶就像開盲盒,永遠不知道下一泡是什么味道!”確實,小眾茶有驚喜也有風險,泡之前先問問懂行的人!
記住三個標準:紅濃透亮的湯色、醇厚順滑的口感、持久的回甘。我剛開始泡茶時,總是盯著時間看,后來發現看時間不如看茶湯——當茶湯顏色變深但還沒到醬油色,喝起來順滑不苦澀,那就差不多了。記住,泡茶的最高境界是“隨心所欲”,而不是“照本宣科”!
經過這么多嘗試,我發現泡熟普其實很簡單:
最后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泡茶沒有絕對標準,只有相對適合。多試幾次,找到自己喜歡的口感,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喝茶是為了開心,不是考試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