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印級倚邦普洱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茶香里的歷史與傳承
倚邦古茶山,西雙版納的茶韻之源,印級普洱的黃金時代,一段跨越世紀的茶香...
印級茶,這個在普洱茶界響當當的名字,其實特指1950年到1968年間由國營茶廠生產的普洱茶。你可能會好奇,為啥叫“印級”呢?其實啊,這名字的由來特別有意思。當時茶餅的外包裝紙上印著“中茶牌圓茶”和“中國茶業公司云南省公司”的字樣,中間還有個“八中茶”商標(就是八條紅色細線環繞的“中”字)。這些字樣中間“茶”字的顏色就成了區分品種的關鍵,所以就有了紅印、黃印、綠印、藍印等不同顏色版本的印級茶。茶友們一聽到“印級”,那可是眼睛都亮了!
小貼士: 紅印圓茶的原料可是萬里挑一的,用的是勐臘的茶菁制作,品質堪稱上乘!
提到普洱茶,怎么能不提倚邦古茶山呢?這個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東北部的茶山,可是普洱茶的發源地之一。倚邦茶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著稱,茶湯入口醇厚,回甘持久,而且越陳越香。當地的傣族人民世代種茶、制茶,積累了豐富的茶文化。
不過啊,現在的印級茶市場魚龍混雜,仿冒品不少。那怎么辨別真偽呢?其實有3個簡單方法:首先看包裝,真正的印級茶包裝紙上“中茶牌圓茶”和“中國茶業公司云南省公司”的字樣清晰可見;其次看茶餅,真品的茶餅緊實有彈性;最后聞香氣,老茶的陳香是仿冒品比不了的。
印級茶是號級茶之后的延續,國營茶廠接過了民間茶號的接力棒。印級茶開始有了更規范的生產和包裝,但依然保留了很多傳統工藝。印級茶是現代普洱茶的開端,也是后來“七子餅”的雛形。從1950年到1968年,印級茶以不同色彩的“茶”字標識包裝紙,紅印、綠印、黃印代表著不同的批次。
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普洱茶處于印級茶和七子餅時代的特殊交集時期,也相繼涌現出了八中黃印、昆明鐵餅、小黃印等很多經典茶品。而1968年起,普洱茶品種更加豐富,稱為“云南七子餅”,包括雪印青餅、73青餅等,成為茶葉市場上的重要類別。
“印級普洱”是普洱茶愛好者耳熟能詳的一個概念,它特指上世紀50至70年代由云南昆明茶廠生產的經典普洱茶系列。這一時期的普洱茶因包裝上印有“八中茶”標志,由此被茶友們稱為“印級茶”。
品味印級普洱,首先要準備一套專業的茶具,比如紫砂壺、白瓷蓋碗等。沖泡時水溫要控制在95℃左右,第一泡通常不飲,稱為“洗茶”。然后慢慢品味,感受茶湯的醇厚和回甘。優質的印級普洱,茶湯入口順滑,香氣持久,回味悠長。
值得一提的是,印級茶的生產標志著普洱茶從手工作坊邁向工業化,而號級茶則是私人茶莊的巔峰之作。比如,紅印圓茶的原料紅印圓茶一直都是用勐臘的茶菁制作,當時云南普洱茶發展百廢待興,紅印所用的原料,都是統購統銷,萬里挑一。50年代紅印圓茶因其卓越的品質,以及獨特的象征意義,被譽為印級茶標桿,是普洱茶行業的價格風向標。
品一杯印級普洱,品味歷史與傳承的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