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這個“83翡翠”其實是指1983年在發現的翡翠礦口,產出的料子密度通常在3.33-3.34之間。記住這個數字范圍就行,別被商家忽悠說3.35或3.32就緊張。實測發現,現在很多A貨翡翠密度都在這個區間,稍微高一點或低一點都可能是正常波動。就像我朋友測的2.98,明顯低于標準值,后來發現是填充處理過的B貨。記住:3.33是基準值!
密度就像人的身份證號,是翡翠的重要身份特征。真翡翠密度高,假貨或處理過的翡翠密度會偏低。比如樹脂填充的B貨密度就只有2.8左右,比水還輕!密度測量簡單又直觀,不需要什么高科技儀器,一個電子秤和水就能搞定。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新手入坑后第一個學測密度的原因。密度低=心里打鼓,密度正常=稍微安心。實測是硬道理!
別聽那些說“專業儀器才準”的,普通老百姓也能測!方法超簡單:
1. 用電子秤稱出翡翠的重量(比如50克)
2. 放進裝滿水的杯子里,看水位上升量
3. 算出體積(水位上升毫升數=體積立方厘米)
4. 重量÷體積=密度
注意:水要沒過翡翠但不能溢出,手拿穩別掉進去!我實測過好幾次,誤差控制在0.03以內。那些說誤差0.1也正常的都是放水,別信!動手實測最靠譜!
能!但不是絕對!真A貨密度基本在3.33±0.02之間,低于3.30就要小心了。不過有些特殊情況:
- 老坑玻璃種可能達到3.35
- 油青種可能低到3.31
- 翡翠帶裂紋會影響密度
所以密度只是參考,不能單憑這個就斷定真假。我見過密度正常卻是染色翡翠的案例!記住:密度正常≠絕對真貨,但密度異常=大概率有問題!
當然有!就像人也有胖瘦高矮一樣:
翡翠種類 | 典型密度范圍 |
---|---|
玻璃種 | 3.34-3.36 |
冰種 | 3.33-3.35 |
糯種 | 3.32-3.34 |
豆種 | 3.31-3.33 |
不一定!先別急著摔東西!密度低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天然裂紋多
2. 種嫩結構疏松
3. 帶有其他礦物雜質
4. 天然油青種
但低于3.30就要警惕了,可能是:
1. 樹脂填充B貨
2. 樹脂+染料C貨
3. 樹脂+染料+填充BC貨
4. 樹脂+玻璃仿冒品
我朋友那個2.98的,后來鑒定是樹脂填充,一摔就碎了。記住:低于3.30要三思!
大概率是!正常翡翠密度不可能到3.4。除非是:
1. 天然翡翠密度特別高(老坑玻璃種3.35是極限)
2. 商家用鉛芯加重
3. 商家瞎編數據
實測發現,密度3.4的翡翠要么是鉛加重,要么是商家扯淡。有次我在某寶看到個商家說密度3.42,我直接舉報了。翡翠密度超過3.36就值得懷疑,超過3.4基本可以定性為假貨或欺詐。記住:3.4以上=紅牌警告!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