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最近網上一堆人說買到假玉,我一開始還覺得是他們太敏感,后來一查,好家伙,這玩意兒真是五花八門,看得我頭皮發麻(*^_^*)。
石包玉的造假手段層出不窮,低端的是在普通石頭上鉆孔,灌點白色樹脂或者乳化玻璃,就冒充成玉石。高端一點的呢,用蛇紋巖挖個洞,塞進真正的和田玉,直接以假亂真。
這些人造石包玉**毫無價值**,收藏家們一定要擦亮眼,別被忽悠了。染色石英也是一大坑,就是打個洞吸引你,但里面啥都沒有,完全是空心的。
玻璃是冒充玉石最常見的材料之一,因為玻璃透,加工后能模仿出玉石那種溫潤的感覺,很容易讓人上當。買的時候可以看看內部有沒有氣泡,紋理是不是自然。
塑料也是常見假貨,輕便又容易染色,看起來像玉,其實一摸就知道不是。
假翡翠原石主要用加貼片翡翠石、加特制牙膏翡翠石、外殼包裝翡翠石、外層加錫紙翡翠石這四種材料冒充。
水沫子白或灰白,里面有白斑和色帶,雖然細膩,但沒冰種翡翠那種通透感。
通用造假手法包括假皮偽造,比如用膠黏劑混合石英砂覆蓋劣質原石,假皮軟、膠感強;染色注色,顏色邊界生硬;拼接與填充,掏心涂色、鑲嵌貼片;還有人工合成,用玻璃、塑料或樹脂仿制原石紋理。
現在連科技都開始搞事情了,比如染色白石英仿冒和田玉原石,商人會在上面開窗口,展示“優質肉質”,但一眼就能看穿。
和田玉被譽為“玉石之王”,但市場上假貨多得不行。前幾天上海浦東破了個直播賣假玉的團伙,打著“開石”幌子騙錢,主播說漲就漲,說跌就跌,全是套路。
油漆噴涂,用石英石冒充玉原石;直播間里看似“拼運氣”的買賣,其實是詐騙分子設計好的騙局。
新種玉質地不如老種,有人就拿火燒它,讓顏色變深,看起來像老種玉,其實還是假的。
為了掩蓋翡翠原石的缺陷,造假者故意做洗衣搓板一樣的切割痕,光線進不去,看著像是“底臟”。
用岫玉、獨山玉冒充和田玉,用石英巖冒充翡翠,這些玉石外觀可能相似,但價值差太多了。
對顏色淺的玉石染色,對質地松的注膠,讓它看起來更像高檔貨。
真正的翡翠有清晰的紋理和瑕疵,而馬來玉紋理模糊,沒有這些自然特征。
最后建議大家找專業機構鑒定,別自己瞎猜,不然真的會哭暈在廁所。
石英巖假冒南紅,不法商販用染色石英巖冒充南紅,看色澤和打孔效果來辨別真偽。
南紅本來就很貴,結果有人拿石英巖來冒充,真是醉了。
還有人從皮殼外面淺處打一空洞,涂綠色染料,用錫箔紙襯底,然后粘合,等外表恢復后開個“門子”,讓買家看到里面的綠,以為值錢。
這種做假色的翡翠,近似天然,透明度好,給人外淺內深的感覺。
外觀相似的玉石仿真,比如卡瓦石、韓玉,經過機械拋光后模仿和田玉,但形態不夠自然。
造假者選外觀像和田玉的材料,比如青海料、俄料、岫巖玉、阿富汗玉,滾料磨圓,再拋光上光,看起來像玉。
真玉通常透明或半透明,油脂光澤,顏色自然均勻;假玉可能太透或渾濁,光澤不自然,顏色太艷或分布不均。
聽聲法:輕輕敲擊,真玉聲音清脆,假玉沉悶。
水石是石英巖的一種,表面黃沁色,冒充和田玉籽料,但石性重,沒油性,干澀得很。
戈壁彩石,也是一種常見的假玉材料。
買玉要小心,別想著撿漏,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陷阱。
現在網上真假難辨,建議多看多問,多對比,別急著下手。
最后提醒一句:**別貪小便宜,不然吃大虧!**
造假方式 | 特點 | 辨別方法 |
---|---|---|
染色石英 | 打洞、無內在價值 | 看顏色是否自然,是否有氣泡 |
玻璃 | 透明、模擬溫潤質感 | 看內部是否有氣泡 |
塑料 | 輕便、易染色 | 手感輕,顏色不自然 |
水沫子 | 類似冰種翡翠,但缺乏通透感 | 看質地是否干澀,光澤是否自然 |
看完這篇文章,你是不是也覺得買玉真不容易?不過別怕,只要多學點知識,就不會被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