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我滴個神!35萬打水漂,手鐲回家一照燈全是裂,當場淚崩!”
最近刷到一條新聞,說有個姐妹花了35萬買了個翡翠手鐲,結果回家一檢查,發現里面全是裂。當時我就驚了,這錢砸水里都比這強??!很多新手姐妹跟我一樣,對翡翠一竅不通,結果被坑得血本無歸。今天就來嘮嘮這個事,順便總結幾個避坑知識點,希望姐妹們別再走我的老路了!
裂和紋是兩碼事!裂是后天形成的,摸起來有棱角感;紋是天然生長的,摸起來是平滑的。新手容易混淆,商家就鉆空子。一定要用手摸一摸,再拿燈照一照,裂是透光的,紋不透光。別被那些“無紋不成玉”的鬼話忽悠了,裂多的翡翠就是瑕疵多,不值那個價!
變種就是顏色變淺、水頭變干。這主要是因為翡翠里的結晶水流失了。新坑料、嫩種翡翠特別容易變種,買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產地和年份。別聽商家吹“越戴越美”,有些翡翠戴久了直接變“老干媽”!
B貨就是經過強酸浸泡、注膠處理的翡翠,看起來水頭足,但時間長了會發黃、開裂。簡單鑒別方法:敲擊聲音悶,手感輕,表面有酸蝕網紋。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價格低得離譜的翡翠八成是B貨!
種水就是透明度和細膩度。玻璃種最頂配,糯種最常見。簡單記:玻璃種像玻璃,冰種像冰塊,糯種像糯米湯。種好的翡翠內部晶體細小,看起來通透。但別迷信“種老”,有些老種翡翠也可能有裂紋,還是要綜合看。
證書是必須有的,但不是萬能的!有些證書只證明是天然翡翠,不說明品質。要注意證書編號是否可查,機構是否權威。別被“國檢”三個字忽悠了,現在假證書也滿天飛!
顏色均勻不代表就好,關鍵是看“色根”。好的翡翠顏色有層次感,不會死板一塊。紫羅蘭、陽綠最容易被調色,買的時候要對著自然光看,避免在燈光下被忽悠。
不是!價格是綜合因素的結果。有些“大師作品”價格虛高,有些小工作室的貨反而更實在。買翡翠前先做功課,了解市場行情,別被“限量款”“大師作”洗腦,你的錢包會感謝你!
砍價前先了解底價,找幾個商家對比??梢哉f“我朋友買過更便宜的”“這個有裂吧”,但別太囂張。記住,態度要好,但立場要堅定。有時候多走幾家,商家自己就降價了。
買翡翠就是一場修行! 不懂就多問,多看,多學,別沖動消費。35萬的教訓告訴我,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但貴的不一定是好貨!希望姐妹們都能擦亮眼睛,買到稱心如意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