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去云南玩,看到好多人圍著一塊翡翠原石指指點點,嘴里還念叨著“會卡黃霧”“黃霧出高綠”什么的。我當時就蒙了,啥是黃霧?為啥那么重要?感覺就像聽天書一樣,問了一圈發現好多人都跟我一樣一臉懵逼。這玩意兒到底是個啥?怎么判斷真假?今天咱就好好扒一扒,用大白話給你整明白!
簡單說,黃霧就是翡翠原石表面那層黃顏色的霧層。這層霧不是隨便長的,它是石頭形成過程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發生反應形成的天然保護層。就像雞蛋殼保護里面的蛋清一樣,這層霧保護著里面的翡翠。黃霧的顏色深淺、厚薄,都能反映里面翡翠的質地和顏色。所以行家看到黃霧,心里大概就有譜了。
記住:黃霧不是染色!是天然形成的,染色的假霧層一碰就掉,顏色也不自然。
這個說法不是空穴來風。經驗告訴我們,黃霧下面的翡翠往往質量更好,尤其是那種鮮艷的綠色。為啥呢?因為形成黃霧的地質環境,通常也是形成優質翡翠的環境。黃霧就像個指示牌,告訴你下面可能有驚喜。不過要注意這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黃霧下面可能啥也沒有,所以不能完全迷信這個說法。
重點:黃霧+松花=雙重保險,這種組合出高綠的概率確實大不少!
黃霧也不是鐵板一塊,有幾種常見類型:
不同類型的黃霧,預示著不同的內部情況,需要經驗判斷。
現在造假技術太高了,黃霧也能做假。辨別方法有幾個:
?? 咱們普通玩家,多看多對比,眼睛會越來越毒的!
當然重要!黃霧厚度直接關系到里面翡翠的多少。一般來說:
厚度 | 含義 | 風險 |
---|---|---|
薄霧 | 離翡翠近,可能看到松花 | 小,但可能有變種 |
中等霧 | 保護適中,內部質量較穩定 | 中等,需要綜合判斷 |
厚霧 | 保護層厚,內部可能質量好 | 大,可能切不到好料 |
記住:霧厚不一定是好事,要結合其他特征看!
松花是原石表面綠色的表現,黃霧是保護層。這兩者經常一起出現,就像一對好基友。有黃霧的原石,如果還能看到松花,那簡直是雙喜臨門!這種組合說明:
經驗之談:看到黃霧和松花同時出現,心里可以樂開花了!
會卡場口的黃霧最有名,特點是:
會卡場口的黃霧質量參差不齊,不能盲目迷信場口名稱!
想練就火眼金睛?試試這幾招:
?? 慢慢來,別急,咱們都是從小白過來的!
說到底,黃霧就是個參考指標,不是萬能鑰匙。玩翡翠原石,靠的是眼力、經驗和一點點運氣。現在你應該明白為啥那些行家圍著原石指指點點了吧?他們就是在分析這些細節呢!下次再遇到黃霧,別再一臉懵逼了,心里大概有數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