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翡翠的“底”其實就是翡翠內部的雜質,包括那些絮狀物(也叫棉)、黑斑以及其他色斑。翡翠是一種由多種礦物組成的集合體,它的結構主要是纖維狀和粒狀,所以雜質的多少會直接影響翡翠的價值。 翡翠的底子劃分標準 1級:在10倍放大鏡下看不到任何綹裂、灰黑絲,只有在不顯眼的地方偶爾能看到個別白棉或小黑點。翡翠“種”的等級劃分(從高到低)根據透明度和結構細膩程度,翡翠的“種”分為6大類: 不同“種”的市場價值與用途 玻璃種 價值:克價過萬,頂級收藏品 用途:高端珠寶(蛋面、無事牌) 特點:打燈無雜質。

3級底質:肉眼觀察無綹裂,但在10倍放大鏡下可發現少量綹裂,同時肉眼可見少量白棉、黑點及少量冰渣物。4級底質:肉眼即可見少量綹裂,以及較多白棉、黑點、灰絲和冰渣物。色級(共6級)翡翠的顏色豐富多樣,常見的有綠色、白色、紅色、紫色和黃色等,其中以綠色為最佳。按底分級 翡翠按底同樣可分為1~4級,1級的標準是在10倍放大鏡下看不到任何綹裂和灰黑絲,一些不顯眼的地方可能會存在少量白棉、小黑點。2級的標準是在10倍放大鏡下下可以看到少量綹裂和灰黑絲,同時有少量白棉、黑點。按水分級 翡翠按水可分為5級,水指的是透明度。

低檔翡翠:馬牙種、水浸、雷劈種、瓷底翡翠、干白種、八三玉翡翠。翡翠飾品檔次依據 翡翠飾品檔次和價格是緊密相連的,檔次的劃分依據主要是種、綠色、俏色、工藝及創新,飾品重量也是一個很重要因素。高檔飾品以展示面為特征,在物件上少加雕刻飾紋花樣。翡翠飾品檔次可分為五級:一級 高檔(極品)。在評價翡翠的種水時,一般將其分為八個等級。這八個等級分別為玻璃種、高冰種、冰種、冰糯種、糯種、豆種、瓷底和干白。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每個等級的特點和價值。玻璃種 玻璃種翡翠是翡翠中最高檔的品種,其種質細膩、純凈,透明度高,硬度高,比重較大。玻璃種翡翠的顏色通常較為濃郁。

新種底(共4級)底指的是翡翠絮狀物(又稱棉),黑斑,其它色斑的多少程度。由于翡翠是多種礦物的**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結構和粒狀結構,雜質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響翡翠的價值。級別 劃分標準1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任何綹裂、灰黑絲, 在不顯眼處偶有個別白棉、小黑點2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綹裂。▍ 翡翠的底 翡翠的“底”是指翡翠玉料中無色的部分,它體現了翡翠主色之外的黑斑多少和雜質程度。由于翡翠是由多種礦物集合而成,因此雜質的含量對翡翠的價值產生直接影響。根據雜質的不同程度,翡翠的“底”被劃分為四個等級:一級為最純凈,無綹裂、灰黑絲,僅偶爾可見小黑點;四級則雜質多。

翡翠的等級劃分主要基于種、水、底、色四個方面,下面是對這四個方面的詳細解釋:種 1級:結構致密潤滑,用10倍放大鏡下看不到礦粒和劣習,粒徑小于0.1mm。 2級:結構非常致密,用10倍放大鏡下能看到礦粒和極少而小的復合裂隙,粒徑在0.1~1mm。 3級:結構致密度不夠。糯冰呢,就介于糯種和冰種之間,可以理解為糯底的結構,冰底的透明度,也就是糯 種冰透。半透明,有透手的感覺,就像往水里加了一點點牛奶。 再往下一個等級劃分,就是冰種啦。很好理解,“冰”就是像冰塊一樣,給人冰清玉潔的感覺,因透明度較好,容易看見內部雜質及冰渣子,這是正常的現象,它依然高檔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