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的被石英石這塊給整不會了!?? 前段時間我家裝修,去建材市場轉了一圈,發現那石英石簡直五花八門,價格也是從幾十到幾千不等。結果工人師傅一句話點醒我:“別看樣子差不多,里面門道多著呢!”確實,現在市面上太多假貨劣質品了,搞得消費者頭都大了。特別是那些號稱“玉石板”的,更是讓人傻傻分不清。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希望能幫大家避坑!
簡單來說,石英石是人工合成的,主要成分是90%以上的石英砂和樹脂,而天然玉石是天然形成的礦物。從外觀上看,石英石顏色更均勻,紋理比較規則,而天然玉石會有天然的紋理和色差。價格上,石英石便宜得多,幾百塊就能買到不錯的,而天然玉石價格高得多,幾千上萬都很正常。
從使用角度看,石英石更實用,硬度高、耐磨、防污,適合做廚房臺面;而天然玉石更適合做裝飾品,不太適合日常使用。所以大家要分清需求,別把石英石當成天然玉石買,也別用天然玉石的標準去要求石英石。
這主要看幾個因素:石英含量、樹脂品質、工藝技術、溢價。高品質石英石石英含量在93%以上,樹脂用的是食品級材料,加工工藝也更精細,當然價格就高。便宜的石英石可能石英含量只有80%左右,樹脂質量一般,甚至有些添加了不環保的材料。
知名度也會影響價格。大有研發投入、品質控制嚴格,價格自然高。小或者雜牌可能就是貼牌生產,質量參差不齊。所以買的時候不能只看價格,要綜合考慮性價比。我個人建議,廚房臺面最好選石英含量90%以上的,至少要買中檔的產品,一分錢一分貨這話在建材上特別適用。
有幾點實用的小技巧:一是看重量,同樣尺寸的石英石,越重的一般越好,說明石英含量高;二是看背面,好的石英石背面會有一層防潮背襯,防止水汽滲透;三是敲擊聽聲音,質量好的聲音清脆,有金屬感;四是觀察紋理,天然石英紋理自然,人造紋理太規則反而不好。
還有個簡單方法,用鑰匙或者硬幣劃一下表面,如果留下明顯劃痕,說明硬度不夠。 可以滴一滴水在表面,觀察滲透情況,優質石英石基本不吸水。這些小方法雖然不絕對,但能幫你初步篩選出明顯不合格的產品。記住,買東西多看多摸多問,別怕麻煩!
這個要看具體情況。石英石確實比大多數天然石材耐磨,日常使用沒問題。但是它不是金剛石,不是說怎么用都不壞。比如用硬物大力敲擊,或者用刀直接在臺面上砍東西,還是會損傷的。
石英石對高溫比較敏感,雖然比天然石材耐熱,但長時間高溫接觸(比如剛出爐的烤盤直接放上去)也可能導致表面變形或變色。所以使用時還是要注意切菜墊個案板,熱鍋先放隔熱墊。石英石耐磨性很好,但不是無敵的,合理使用能用好多年。我家用了快5年了,狀態還和新的一樣,就是當初沒注意高溫問題,有些輕微變色。
幾個要點:避免高溫直接接觸、不要用強酸強堿清潔劑、及時清理污漬、定期清潔縫隙。石英石雖然防污,但長時間接觸某些污漬也可能滲透,特別是油污。
清潔時用中性清潔劑,軟布擦拭即可,不要用鋼絲球等硬物刮擦。縫隙處容易藏污納垢,可以用專用石材膠定期修補。 雖然石英石硬度高,但邊緣比較脆弱,搬動時要注意保護。我家當初就是因為搬家時不小心,把臺面邊緣磕了個小坑,到現在還在那兒,真是心碎啊!所以使用過程中還是得小心呵護,畢竟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特點 | 優質石英石 | 劣質石英石 |
---|---|---|
石英含量 | 90%以上 | 80%以下 |
表面質感 | 細膩均勻 | 粗糙有顆粒感 |
防污性能 | 基本不滲水 | 滲水明顯 |
環保性 | 無異味 | 可能有刺鼻氣味 |
"選石英石就像選對象,不能只看外表,內在品質更重要。" ??
選石英石確實是個技術活,但掌握了這些知識,就能避免踩坑。記住幾個關鍵點:看石英含量、摸表面質感、測防污性能、問售后服務。不要被花哨的營銷詞忽悠,理性消費才是王道。 買前多比較,買后多保養,這樣你的石英石臺面才能用得長久又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