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那些看似平凡的傳家寶,也許藏著巨大的價值?尤其是清代白玉墜,它們在拍賣市場上的表現令人矚目。讓我們一起揭開這些白玉墜的神秘面紗,看看它們為何如此昂貴。
例如,一件清中期白玉雕牧童墜,以和田籽料精心雕琢而成,質地瑩潤細膩,白玉無瑕。牧童與水牛的圓雕形象栩栩如生,牧童登爬于牛背玩耍,左手持風箏,右手抓住稻葉,似欲奪回被水牛叼走的稻穗,趣味盎然。水牛身與角間留有孔隙,可穿繩佩戴,亦可作案上紙鎮,為文房佳器。
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清代玉器工匠的高超技藝,更體現了當時社會的風俗民情。它們在清代白玉作品的拍賣中,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市場熱度。
例如,一件清白玉雙面暗刻梅花牌在拍賣中表現優異,其尺寸為長6cm,拍賣起價為RMB50,000,最終成交價達到了RMB529,000。清乾隆時期的一塊白玉大吉佩,最終以RMB161,000的價格成交,同樣顯示出清代白玉作品的市場受歡迎程度。
1688為您優選49條清代玉墜熱銷貨源,包括清代玉墜廠家,,高清大圖,論壇熱帖。找,逛,買,挑清代玉墜,品質爆款貨源批發價,上1688清代玉墜主題頻道。
清代是古代玉器發展史上最后一個高峰期,其工藝成就是最大,尤其是乾隆時期。從明代開始就出現南北流派,“南派”以“蘇工”為代表,有“南細工”美稱,北方主要以“京作”為代表,其刀法粗獷有力,簡潔大氣,有宮廷氣派。
目前清代玉器已然成為市場主流收藏品種,其收藏價值也是水漲船高。例如,一件清代的白玉雕童子獻壽擺件在2012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以345,000元幣的高價成交,令人矚目。
清代和田玉牌子作為傳統文化的必不可少載體,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近年來清代和田玉牌子的市場價格不斷攀升,吸引了眾多收藏愛好者。
本文將全面解析清代和田玉牌子的價格及影響因素,幫助您熟悉市場行情與價值評估方法。創作年代、尺寸、材質、工藝等因素都會影響清代和田玉牌子的價格。例如,一件清十八世紀白玉佛勒子,如今以226,800港元的成交價。
清代白玉墜的昂貴,不僅源于其精湛的工藝,更在于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它們不僅是藝術品,更是歷史的見證,文化的傳承。如果你的家中也有這樣的傳家寶,不妨仔細看看,也許它比你想象的更有價值。
大家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