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刷小紅書,看到有人曬圖說花了兩千多買的“翡翠鐲子”,結果鑒定出來是玻璃的,氣得直接把鐲子砸了!?? 這不是個例,身邊好多姐妹都踩過坑。誰不想戴個真玉保平安呢?結果錢花了,還惹一肚子氣。今天咱就嘮嘮這個事兒,保證你看完心里有底,下次再買就不怕被坑了!
別慌!其實假玉鐲有些“硬傷”是遮不住的。比如玻璃做的,仔細看能看到氣泡,而且特別亮,像假牙一樣假。還有那種顏色特別均勻、綠得像涂了油漆的,基本就是染色石英巖。真玉的紋路是自然形成的,不可能那么完美無瑕。多看幾眼,多摸摸,感覺不對勁就別下手!
網購水深!盡量別在那種“9塊9包郵”的店買。實體店也分三六九等,去正規商場專柜或者信譽好的老店買,至少出了問題能找到人。現在有些平臺搞“保真”服務,雖然不一定百分百,但總比無保障強。記住:一分錢一分貨,別老想著撿漏。
有用,但別全信!正規機構出的證書是靠譜的,但要注意看是哪類證書。有些小作坊也能開“鑒定證明”,可能只寫了“石英巖”,沒寫是染色還是天然。拿到證書后,可以上網查下機構資質,或者去寶玉石檢測復核。證書是加分項,不是保險單。
不是!真玉價格區間很大,但假玉也能賣高價。關鍵看商家套路。有些“大師級”的假貨,包裝做得特別牛,價格也虛高。但反過來,太便宜的真玉也不太可能,畢竟成本擺在那。記住:理性消費,別被“撿漏”心態沖昏頭。
沒專業設備?試試這幾招:①掂重量——真玉比玻璃重,拿在手里有墜手感。②聽聲音——輕輕敲擊,真玉聲音清脆,假玉悶。③看光澤——真玉有油脂光澤,假玉要么太亮要么太暗。④摸溫度——真玉冬天摸著涼,假玉溫度變化快。這些方法不絕對,但能篩掉大部分假的。
別自認倒霉!首先保留好聊天記錄、發票等證據。找商家協商退換,不行就投訴。現在平臺都有“假一賠三”之類的規則。實在不行,去消費者協會或者起訴。雖然麻煩,但維權意識不能少!記住:態度強硬點,別怕撕破臉。
各有各的好!和田玉溫潤,像“君子”,適合喜歡低調的。翡翠顏色豐富,更“顯眼”,適合喜歡亮堂的。但價格上,好的翡翠往往更貴。新手建議先了解自己喜歡哪種風格,別被商家“引導消費”。記住:適合自己最重要,別盲目跟風。
真玉怕磕碰,也怕化學物品。洗澡別戴,別跟硬物放一起。平時用軟布擦擦,放干燥的地方。染色玉尤其怕太陽曬,會褪色。保養其實很簡單,別懶就行。記住:善待你的玉,它才能“養人”。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買玉鐲子是圖個開心和吉利,別讓假貨毀了這份心情。多學點知識,多留個心眼,咱也能當個“行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