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嘿,兄弟們!我是老王,一個在和田玉圈摸爬滾打十年的老玩家。今天不聊別的,就聊聊最近很多人問的新疆和田青花石包玉籽料原石。這玩意兒看著誘人,但水太深了!去年我朋友小張就栽過跟頭,花大價錢買回來的“寶貝”,結果鑒定出來根本不值錢。今天我就把我踩過的坑、總結的經驗全盤托出,新手必看!
現在大家越來越喜歡原生態的東西,青花石包玉正好符合這個潮流。它外面裹著一層石頭,里面才是玉料,像不像給玉穿上了一件“外衣”?這種料子有故事性,有想象空間,而且價格相對籽料來說,確實誘人。不少商家喜歡打“賭石”的概念,說開出來可能就是神仙料,這更刺激了大家的購買欲。
**生活案例:** 我有個徒弟,去年初入行,看到一塊石包玉,商家吹得天花亂墜,說里面是滿青花,甚至可能有白玉。他一沖動就買了,結果請老師傅一擦,里面稀稀拉拉一點青花,質地也一般,瞬間傻眼了。這錢,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啊!
別急,下面這3點,是我這些年總結的“血淚教訓”,掌握了,至少能幫你少走不少彎路!
這跟賭石有點像,但和田玉的石包玉,它的“皮殼”學問更大。首先看皮的顏色,自然的皮色是過渡自然的,不是死氣沉沉的單一色。其次看毛孔,籽料即使被石殼包裹,它的毛孔特征還是存在的,仔細看,石頭和玉的交界處,或者石頭被風化掉一點的地方,能隱約看到那種像人皮膚毛孔一樣的大小不一、分布自然的特征。 看結構,和田玉的結構是特有的“毛氈狀結構”,用強光手電打進去,可以看到玉石內部那種交織的纖維感,而石頭是看不到的。
**小貼士:** 強光手電是必備工具!多角度、多距離照射,仔細觀察。別怕麻煩,這一步省不得。
這個方法有點玄學,但確實有用。拿起石包玉,用硬物輕輕敲擊(注意別敲壞了!),或者兩塊輕輕碰撞。好的玉料,聲音是清脆悅耳的,像敲擊鋼片,有回響。而石頭的聲音則是沉悶的,像敲木頭。這個需要多聽多練,形成自己的感覺。 還可以掂量一下重量,同等體積下,玉料比石頭要重一些。
**個人體驗:** 我第一次用這個方法,也是鬧了個笑話。敲了一塊,感覺聲音挺清脆,就以為里面玉質肯定好,結果開出來一般。后來才明白,聲音清脆只能說明密度相對較高,但不能完全代表玉質一定好。還是要結合其他方法一起看。
這是最容易讓人沖動消費的點!商家經常說:“這料子賭性大,開好了就值大錢,開不好就當交學費了。”聽著好像很有道理,但你想過沒有,如果這塊料子賭性真的那么大,風險那么高,它憑什么賣這么高的價格?
料子類型 | 賭性大小 | 大致價格區間(僅供參考) |
---|---|---|
普通石包玉 | 較大 | 幾百到幾千元 |
有皮色/松花指示的石包玉 | 中等 | 幾千到幾萬元 |
有初步擦口/切口的石包玉 | 較小 | 根據切口情況,幾千到幾十萬元不等 |
**核心思路:** 高風險對應低價格,低風險對應高價格。如果一個看起來賭性極大的料子,價格卻高得離譜,那就要多留個心眼了。很可能商家自己心里有數,或者就是想利用你的賭徒心理。
**友情提醒:** 新手別一上來就玩那種價格高、賭性又大的料子,容易傷錢傷神!
玩和田玉石包玉,是個技術活,也是個經驗活。沒有絕對的秘籍,只有不斷學習和實踐。記住我說的這三點:看皮辨性、聽聲辨質、價格匹配賭性。多看、多問、多學、多對比,別怕花錢,但別亂花錢。
心態要放平,玩玉是為了開心,不是為了焦慮。一塊小小的石包玉,里面可能藏著驚喜,也可能藏著教訓。把它看作是認識和田玉的一個窗口,享受這個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祝大家都能撿漏成功,開開心心!??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