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大家好啊今天咱們聊聊玻璃種翡翠和冰種翡翠的鑒定。我呢算是個翡翠迷這些年看了不少貨也踩過不少坑。說實話剛入這行的時候光聽那些“玻璃種”“冰種”的名字就暈乎了更別提分辨它們了。但慢慢摸清門道后我發現這東西其實沒那么復雜只要你多看、多摸、多比較就能練出一雙火眼金睛。
先說說玻璃種吧。玻璃種翡翠真的特別美那種通透感簡直不像話像一塊透明的玻璃一樣一眼能看到底。而且它的質地特別細膩摸上去滑溜溜的完全木有粗糙的感覺。有時候你會看到若干玻璃種帶點飄花的就是那種淡淡的藍色或綠色的小花紋浮在翡翠里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一樣。這類飄花玻璃種真的很討喜尤其是剛性熒光一出來整個翡翠都顯得更有靈氣了。不過呢這類剛性熒光不是每個玻璃種都有,得看運氣。我記得有一次我在市場淘到一塊玻璃種,當時就覺得它特別亮堂,拿在手里晃一晃,陽光透過它照進眼睛里,那種感覺太爽了,簡直像是找到了寶藏。
再說說冰種翡翠。冰種雖然未有玻璃種那么透,但它的水潤感也很棒,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其實我覺得冰種更像是夏天喝的一杯涼茶,雖然未有玻璃種那種極致的透明,但勝在清爽。冰種的表面一般會有輕微的霧感但仔細看還是能感覺到它的質感非常好。我曾經買過一塊冰種翡翠,當時覺得它顏色特別正,綠得很舒服,一點雜色都木有。后來我才明白這就是所謂的“色正均勻”,看起來特別賞心悅目。而且冰種的種份也會隨著歲月的變化逐漸成熟,時間越久,它的質感就會越好,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愿意收藏冰種翡翠的起因之一。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問,怎么判斷一個翡翠是不是玻璃種或冰種呢?其實啊,方法很簡單,但需要耐心和細心。首先呢,你要看它的透明度。玻璃種是完全透明的,而冰種稍微差一點點,但也有很高的透明度。其次呢,你可用手電筒照一下,看看光線能不能順利穿透。倘使光線順暢,那很可能就是玻璃種或冰種。再者摸一摸它的表面,玻璃種的手感非常順滑,冰種稍微有點霧感,但也不失細膩。 倘若你有機會的話,可以去實驗室做一下折射率檢測,玻璃種的折射率一般在66-68之間,比普通冰種的65-66要高若干。
不過呢,這里要提醒大家,翡翠鑒定可不能光靠儀器,還得結合本人的經驗和直覺。有一次我遇到一塊翡翠,實驗室數據看起來沒疑問,但我總覺得它少了點什么。后來才知道,這塊翡翠雖然種很好,但顏色不夠自然,有點人工染色的嫌疑。所以啊,鑒定翡翠一定要多方面考慮,不能單憑某一項指標下結論。
再對于說翡翠的分類吧。翡翠主要是按質地分的,有玻璃種、冰種、糯種和豆種。玻璃種和冰種咱們都聊過了,糯種嘛,它的透明度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間,摸起來有點油油的感覺,像一塊溫潤的玉脂。豆種呢,透明度最差,顆粒也比較粗,肉眼都能看到晶粒結構,此類翡翠就顯得很普通了,價格也相對便宜。其實我覺得,翡翠的價值并不完全取決于它的種,還要看它的顏色、凈度和雕工。比如說,有些豆種翡翠雖然種不好,但假若顏色特別正,雕工又精致,照樣能賣個好價錢。
說到這里,我想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我去旅游,聽說當地有個翡翠市場,我就興沖沖地去了。結果呢,市場里的翡翠琳瑯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我花了大半天的時間,終于挑中了一塊冰種翡翠。當時老板跟我說這是老坑玻璃種,特別值錢,但我總覺得不太對勁。后來我找了個懂行的朋友幫忙鑒定,才發現這塊翡翠其實是糯種的,只是顏色還不錯。雖然有點失望,但這次經歷讓我明白了,買翡翠不能只聽賣家的一面之詞,本人得學會判斷才行。
最后想說的是,翡翠鑒定其實是個挺有意思的過程。它不像買衣服那樣簡單,一眼就能看出好壞,而是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它的每一個細節。有時候一塊翡翠可能看起來普通,但當你把它戴在手上,或放在燈光下細細端詳時,你會發現它特別的魅力。所以啊,倘若你也喜歡翡翠,不妨多去市場上轉轉,多接觸不同種類的翡翠,慢慢就會找到屬于你的那一款了。畢竟,翡翠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千變萬化,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
大家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