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朋友在直播間買了一塊“翡翠手鐲”,結果回家一查,發現是假的。我當時就懵了,這年頭連翡翠都開始“整活”了?現在大家對翡翠的認知越來越混亂,有人說是“綠得發亮”,也有人說“越貴越假”。我決定好好研究一下,給大家講講我的經歷和心得。
看顏色,有些假貨顏色太鮮艷,不自然;看質地,真的翡翠有“水頭”,假的看起來干巴巴的;看重量,真的翡翠重,假的輕;聽聲音,敲起來真的會“叮當響”;看證書,沒有權威證書的千萬別信。
以前買翡翠都是靠經驗,現在網絡上各種“專業”說法,讓人眼花繚亂。有時候一個視頻說這個好,另一個視頻又說那個是假的,根本分不清誰對誰錯。
純種就是天然形成的,價格高但保值;混種是人工處理過的,便宜但容易變色。看標簽,有沒有“A貨”“B貨”這些標識;看光澤,純種更溫潤;看硬度,純種更硬,不容易劃傷。
我之前以為只要是綠色的就是翡翠,后來才知道還有“染色”這種操作。混種雖然便宜,但用久了就會掉色,真的很坑人。
假貨多,很多商家打著“低價”的旗號騙人;套路深,先讓你心動,再慢慢加價;包裝精,看起來高端,其實都是塑料做的。
網上買翡翠就像開盲盒,運氣不好就踩雷。我有個朋友就因為貪便宜,花了兩萬買了一塊“冰種”,結果發現是玻璃膠做的,氣得直跺腳。
泡水測試,真的不會掉色;放大鏡看,假的有氣泡;燈光照射,真的透光性好;摸手感,真的涼爽細膩。
以前我以為只要顏色對就是真的,后來才知道還要看“結構”。假的翡翠表面很光滑,但內部結構亂七八糟,一看就不對勁。
被忽悠了,商家說得天花亂墜;怕麻煩,不想花時間研究;心態浮躁,只想快速買到“好貨”。
我一開始也覺得自己太傻,后來才發現問題不在自己,而是整個市場太亂。騙子太多,普通人根本防不住。
別碰油,會把翡翠弄臟;別暴曬,會變色;定期清潔,用軟布輕輕擦;單獨存放,避免磕碰。
我以前以為翡翠是石頭,可以隨便放,后來才知道它比瓷器還嬌氣?,F在每次戴完都要拿濕布擦一擦,生怕出問題。
要,他們懂行;不要,怕被坑;看平臺,正規渠道更靠譜;看口碑,老客戶多的可信度高。
我之前就因為沒找對人,買了個“假翡翠”,現在想想還是后怕。找個靠譜的人帶路,至少能少走彎路。
收藏價值,時間越久越稀有;品質穩定,老翡翠更耐看;升值空間,有的甚至翻倍。
我有個親戚家傳了幾代的翡翠掛件,現在價值幾十萬??磥聿皇撬袞|西都能“越新越值錢”,有些東西還得“老”才行。
總結一下:買翡翠不能圖便宜,要看清楚,別被忽悠,多問多查,才能少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