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最近老王在朋友圈發(fā)了個視頻,說他花大價錢買了個“羊脂白玉”,結(jié)果被行家一句話噎回去:“這叫‘白’玉,離‘羊脂’還差十萬八千里。”這事兒讓我想起,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糾結(jié)“羊脂白玉到底啥樣才算好?”
別急,今天咱們就用大白話聊聊這個話題,順便解解這些年的“心頭梗”。感覺這話題就像“玄學”,越看越暈,越暈越想看。
這個名字可不是瞎叫的,它確實像剛從羊身上刮下來的油脂。但注意不是所有白的玉都叫羊脂玉,必須是那種帶著微微油脂光澤的才行。
想象一下,冬天剛出爐的烤羊腿上那層亮晶晶的油,差不多就是這個感覺。不過現(xiàn)在很多商家為了賺錢,把普通的白玉也喊成“羊脂玉”,真是讓人血壓飆升啊!
錯!大錯特錯!
羊脂玉不是那種慘白慘白的“衛(wèi)生紙”白,而是帶著一絲奶黃色調(diào)的白色。就像剛擠出來的牛奶,有點泛黃但很柔和。
那些死白死白的玉,很多是經(jīng)過強酸處理的,俗稱“B貨”,戴久了會變色,簡直是在臉上貼張A4紙,假得讓人想笑哭??。
還真有點像!
好的羊脂玉摸起來溫潤如玉,有點“油呼呼”的感覺,但又不是油膩膩的。就像摸剛洗完臉沒擦干的手,那種水潤感。
我上次摸到一塊極品羊脂玉,感覺就像摸到了初戀的臉,舒服得差點沒喊出聲。
記住三點:
一句話:物以稀為貴。
極品羊脂玉產(chǎn)量極低,好的料子一年就出那么幾公斤,比大熊貓還稀少。再加上加工難度大,好工匠現(xiàn)在都“佛系”了,不差錢但懶得做。
就像奢侈品包包,料子都是皮,但牌子一打,價格就上天。不過話說回來,好東西貴點也正常,畢竟“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誰都知道嘛。
說了這么多,其實羊脂白玉的“最好”標準就四個字:溫潤脂白。
顏色要帶暖調(diào),手感要油潤,光澤要柔和,雜質(zhì)要少。
買玉就像找對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別被那些花里胡哨的術(shù)語忽悠了,多上手摸摸,多問問行家,時間長了自然就懂了。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的“收藏心得”:不貪便宜,不盲目追求,眼見為實,手摸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