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據(jù)警方調查,詐騙團伙在直播間里展示的翡翠原石,實際是市場價只有每公斤10余元的東陵玉,不法分子通過噴漆、貼皮、打光等方式,外形與翡翠相似的東陵玉就搖身一變成了價值數(shù)萬元的翡翠原石,而切割的過程和結果也是不法分子提前設定好的。

查看直播間資質與口碑:選擇正規(guī)電商平臺旗下的直播間,查看其是否有相關經(jīng)營資質認證,如營業(yè)執(zhí)照、珠寶玉石銷售許可證等。同時,瀏覽其他觀眾的評價,若差評較多,反映發(fā)貨慢、貨不對板、售后差等問題,那就果斷避開。 (三)謹慎對待購買環(huán)節(jié) 要求全方位展示原石:在決定購買前。

直播玉石原石不一定是真的。以下是對這一觀點的詳細解釋:直播環(huán)境影響真實性:在直播環(huán)境中,賣家可能會使用燈光、濾鏡等手段美化玉石原石,導致買家難以準確判斷其真實質量和價值。直播的時間限制使得買家無法對原石進行詳細的觀察和鑒定,增加了購買到假貨的風險。那么本案之所以說它不是真正的考眼力、賭運氣的賭石,而是一種詐騙,首先,直播間里所謂的原石全都是假的,“切白”還是“切綠”可以隨意控制。金額小的時候就“切白”返錢,騙取被害人的信任,金額夠了就“切綠”低價回收。第二,直播間里所謂的收購人和出的價格也是假的,這個價格是提前商量好的。

例如,直播間的“油漆石英石”,有一些被詐騙團伙換成了真原石——玉石商場借來的“演員”,不會切割,反復利用。又如,詐騙團伙會聲稱“玉石加工成飾品后,售價更高”,從場收購一堆便宜的玉鐲玉佩,偽造鑒定證書后,再寄給受害者。直播間看到的“原石”,是假的。主播口中幾十萬元、幾百萬元不等的上等翡翠原石,其實是幾十元一公斤的“公斤料”,經(jīng)過貼皮、打燈光、注膠、噴漆等手法以次充好。直播間看到的“老緬”,是假的,委托主播賣原石的貨商是潛某等人花錢請的演員。主播和貨商之間的砍價、壓價“戲碼”。

真相:這些所謂的“產(chǎn)地直供”“礦主背景”,都是為了獲取你的信任而編造的謊言。他們所售原石根本與優(yōu)質產(chǎn)地無關,品質自然也無法保證。套路5:雇傭水軍,制造搶購假象 直播間里,不斷有“觀眾”發(fā)言,說自己買到就是賺到,催促大家趕緊下單。營造出一種原石供不應求,再不買就錯過的緊張氛圍。央廣網(wǎng)北京3月20日消息(總臺之聲記者李楊)據(jù)廣播電視總臺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上海市局浦東分局從接到的一起購買玉原石被騙案入手,最終成功挖出一個打著“直播售賣玉原石”幌子,采取虛假開石、回收的手法騙取錢財?shù)脑p騙團伙。油漆噴涂,用石英石冒充玉原石;直播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