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朋友在朋友圈曬出一塊剛切開的翡翠原石,結果里面一片白色,他當時就懵了,還以為自己被坑了。群里炸開了鍋,有人說是假貨,也有人說這是正常的,關鍵是白色到底好不好?我也是半信半疑,于是決定好好研究一下。
白色=低質?不一定!白色可能是翡翠內部的石英脈,也可能是透明的冰種質地,這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冰種,那可是寶貝啊!但如果只是普通的白色,可能就是沒綠的地方。別光看顏色下結論,得結合整體觀察。
先說個冷笑話:買翡翠千萬別聽“專家”忽悠,他們可能比你更迷茫。翡翠好壞主要看種、水、色、工。種是指結構細膩程度,水是透明度,色當然是綠色啦,工就是雕工手藝。比如種好、水足、色正、工細,那就是上品。
網上看到那些便宜到離譜的翡翠,99%可能是假貨。記住幾個要點:一看證書,正規渠道的都有權威機構鑒定;二摸質感,真的翡翠涼感十足;三聽聲音,輕輕敲擊會發出清脆聲。千萬別貪小便宜吃大虧。
翡翠怕磕碰,也怕化學物質腐蝕,所以要輕拿輕放。日常佩戴最好避免接觸香水、化妝品,洗澡的時候也記得摘下來。還有,別讓翡翠長期暴曬,否則容易干裂變黃。保養得好,它能陪你一輩子呢。
收藏翡翠可不像買白菜那么簡單。你要懂行情,市場波動很大。要選稀有品種,比如玻璃種帝王綠,這種幾乎穩賺不賠。 心態很重要,別總想著一夜暴富,畢竟玩翡翠的人都是“賭徒”,誰也不敢打包票。
最后想說的是,翡翠投資有風險,玩翡翠的人得有點“賭性”。切開白色不代表失敗,說不定下一刀就是驚喜。多學多看,少沖動,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