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前段時間,我表哥在古玩市場花大幾千買了個“玉桌”,結果回家一查,那玩意兒比塑料還假!氣得他差點把桌子砸了。現在市面上假玉橫行,很多賣家把玻璃、石頭甚至塑料都包裝成“和田玉”“翡翠”,坑得老慘了。今天咱就嘮嘮,怎么用“火眼金睛”一眼識破這些套路,保你不再當冤大頭!??
真玉的顏色通常不均勻,有深淺變化,像水波一樣自然過渡。假玉的顏色要么太均勻,要么像刷油漆一樣死板。比如翡翠,天然的顏色會有“色根”(顏色集中的地方),而假翡翠顏色浮在表面,一看就假。還有那種“滿綠”的玉,十個有九個是假的,記住:玉越“完美”,越可疑!
找個小硬物(比如鑰匙)輕輕敲擊玉的邊緣,真玉的聲音清脆悠揚,像金屬碰撞。假玉(尤其是玻璃)聲音沉悶,像敲木頭。我試過,那差別真的明顯!敲玉辨真偽,這招百試不爽。不過注意別用力過猛,不然真玉也可能裂開哦。
找個玻璃杯,用玉的棱角去劃一下。真玉能留下痕跡,但自己不留痕;假玉(比如玻璃仿制品)劃不動玻璃,或者自己先碎掉。不過這招有風險,別在貴重玉器上試!可以用小碎塊試試手感,硬度是玉的“身份證”之一。
把玉放耳邊摩擦幾下,然后聞聞。真玉基本沒味道,假玉(尤其是樹脂或塑料)可能有股刺鼻的化學味。有些染色玉還會散發出顏料味。我上次碰到個“血玉”,聞起來像油漆,當場就PASS了。記住:聞聞看,沒壞處!
用10倍放大鏡看玉的內部,真玉會有像棉花一樣的天然紋理(玉花),假玉內部要么平滑如鏡,要么全是氣泡。翡翠還能看到“翠性”(閃光點)。如果啥也看不到,那大概率是玻璃或樹脂。細節決定成敗,別放過小瑕疵!
用手捂住玉幾分鐘,真玉因為密度高,涼感會持續很久;假玉(玻璃、塑料)很快就會變溫。我試過,差別真的大!這一招適合冬天,夏天效果打折。不過心理作用也有,多試試對比。
有些賣家會提供“鑒定證書”,但很多是假的!證書必須是權威機構(比如NGTC)的,并且能查詢。我見過賣家自己印證書的,笑死。證書是雙刃劍,有比沒有好,但別全信!最好自己再去復檢。
路邊攤、小販吹噓的“老坑玉”“祖傳玉”基本是坑。正規商場、店或有信譽的古玩市場相對靠譜。我表哥就是聽信“老板祖傳三代”才被騙的。記住:天上不會掉玉,只會掉坑!實在不放心,可以找行家陪同。
2025年了,別再被假玉騙了!
收藏本文,下次買玉直接甩給賣家看!??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