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跟閨蜜小美、小麗一起逛街,結果在翡翠店門口直接emo了??。三個女生對著柜臺里的鐲子犯難:水頭好的價格高得嚇人,顏色正的又怕買到假貨。最后三個人各買了個不太滿意的鐲子,回家越想越氣!這簡直就是當代女性的"翡翠三重門",誰懂啊?!
水頭就是翡翠的透明度,行話叫"種水"。水頭好的翡翠看起來像水一樣通透,光線能穿透進去。簡單說就是越亮堂越好!
水頭好的鐲子能更好地展現內部顏色,但也更考驗工藝。水頭差的可能顏色暗淡,但價格會便宜不少。我個人覺得,水頭好就像人皮膚好,自帶高光效果,但維護成本高啊!
記住這點:水頭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均勻透亮。像那種"燈下看美人"的效果,白天也能看到內部結構的就是好水頭。
翡翠的綠色分很多級,從豆綠到帝王綠,價格差十幾倍!
顏色不是越綠越好,要講究"濃陽正和"。濃是深淺,陽是鮮艷度,正是色調,和是均勻度。
我閨蜜小麗就踩過坑,買了個"妖綠"鐲子,陽光下像熒光劑涂的,戴出去被笑"戴了塊抹布"。所以綠色要自然和諧,不能像調色盤一樣花里胡哨。
裂紋是硬傷,像頭發絲那么細的都不行,會扣價30%起步!
棉絮是自然現象,像棉花一樣的白色內含物,少量不影響價值,多了就影響美觀。
我建議用放大鏡仔細看,特別是鐲子內側。小麗就因為沒仔細看,買了個有"綹裂"的鐲子,商家說是"冰裂紋",結果戴了三天裂開了!
記住:寧要一線水,不要一片綠。有裂紋的鐲子,再便宜也別碰!
A貨是天然翡翠,B貨是經過處理的,C貨是染色翡翠。
簡單辨別法:看光澤,A貨有玻璃光澤,B貨像塑料感;聽聲音,A貨敲擊清脆,B貨沉悶;測硬度,A貨劃玻璃,B貨會留痕跡。
小美就差點買了B貨,幸好我讓她用指甲刮了一下,結果刮出了白色粉末!
省錢秘籍:買鐲子一定要要證書,沒有證書的商家直接拉黑!
5000以下:買豆種或糯種,水頭一般但顏色要正
1萬-3萬:春帶彩或冰糯種,水頭和顏色平衡
5萬以上:冰種或玻璃種,水頭好顏色正
小麗預算1萬,非要買3萬的鐲子,結果只付得起定金,最后退了款,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的建議:預算有限就選顏色好的,以后再升級。水頭和顏色很難兩全,除非你很有錢!
旺季(3-5月):價格最高,游客多
淡季(7-8月):商家清庫存,可能有折扣
雙十一/618:線上可能有活動
小美就是旺季買的,價格高出一截。小麗淡季買的,便宜了2000塊。
我的經驗:避開節假日,工作日買能砍價。或者直接等商家搞活動,反正翡翠不會跑!
先看后問,多比較
找有瑕疵的部位開價
假裝要走,讓商家留你
小美就學里說"這鐲子有瑕疵",結果商家說那是"冰裂",最后沒砍下來。
我的建議:直接說"太貴了,便宜點",別繞彎子。或者問"能再送個收納盒嗎?"這種附加要求。
新鐲子先戴幾天,看有沒有裂紋
避免磕碰,洗澡卸妝取下
定期用軟布擦拭
小麗戴鐲子洗澡,結果肥皂水滲進裂紋,鐲子變黃了!
我的做法:買鐲子時先別戴,用放大鏡檢查,然后戴在粗毛線手套上試戴一周,看有沒有變化。
選翡翠鐲子就像找對象,水頭好像外表,顏色好像性格,完美的人很少!
小美后來又去了一次,買了塊水頭一般但顏色正的鐲子,戴起來效果也不錯。
記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別被那些專業術語忽悠了!
最后送大家一句:錢要花在刀刃上,翡翠要戴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