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最近真的被閨蜜問瘋了,她要過生日了,想買對18k金的翡翠耳墜,結果在網上看花了眼。什么「天然A貨」「冰種滿綠」「18k金電鍍」看得她一頭霧水,差點就要下單了結果發現是「鍍金銅」!這可不是段子,現在網上賣假貨的真的太多了,價格從幾百到幾萬都有,質量卻天差地別。作為一個踩過無數坑的過來人,今天必須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不然姐妹們又得被坑了!
別急著買!先看看這些知識點,不然錢可能就打水漂了!
簡單說,A貨就是純天然的,沒經過任何化學處理;B貨是經過酸洗注膠的,看起來可能還行但容易變種(變色開裂);C貨是染色的,顏色一看就不自然。現在還有B+C貨,就是又注膠又染色,真的能氣死個人!
A貨雖然貴點,但能戴一輩子,B貨可能幾個月就變色,C貨更別提了,就是假貨!姐妹們,一定要認準A貨!不然戴出去被懂行的人笑話多尷尬啊,還不如不戴呢!
看的時候注意觀察表面,A貨有天然紋理,B貨表面會有一層蠟狀感,顏色也不自然。
18k金不是純金!它是75%的黃金+25%的其他金屬合金,所以硬度更高,更適合鑲嵌寶石。足金是24k,純度接近100%,但太軟了,鑲翡翠容易掉。
現在很多商家會宣傳「18k金電鍍」,意思就是底層是其他金屬,表面只鍍了一層金,這種戴久了會掉色!
真正的18k金會有「18k」、「G750」或「Au750」的印記,沒有印記的基本上就是鍍金貨!買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標簽,別被「18k金」三個字忽悠了。
冰種就是像冰一樣透,糯種就是不怎么透,像糯米湯。冰種貴,糯種便宜。
但不是越透越好!有些冰種翡翠太透反而顯得假,而且容易看到內部瑕疵。糯種如果質地細膩,反而更有韻味。
我個人覺得,日常佩戴糯種就夠了,性價比高,還顯得溫柔。非要買冰種的話,也要看預算,幾千塊的冰種很可能就是「冰糯種」,別被忽悠了。
種就是質地,水就是透明度,色就是顏色,工就是工藝。
種好的翡翠摸起來細膩,水好的翡翠透亮,色好的翡翠鮮艷均勻,工好的翡翠線條流暢。
這四樣不可能都完美!一般是「色差一級,價差十倍」,所以顏色是重點。但種水也很重要,種差了戴久了會變種,顏色也會變淡。
工藝方面,看耳墜的爪鑲是否牢固,有沒有毛刺,設計是否對稱。
正規證書有鋼印、防偽標識、檢測編號,可以網上查詢。
注意看證書上寫的是「翡翠(A貨)」還是「翡翠」,前者更明確。
有些證書會寫「備注:未檢測翡翠內部結構」,這種說明沒測種水,只能證明是真翡翠,不能證明品質。
買的時候一定要讓商家提供證書,而且要現場看證書,別被復印件糊弄了。
現在流行「春帶彩」「晴水」「紫羅蘭」這些顏色,設計上喜歡簡約款或者復古款。
爆款不一定適合你!有些設計太夸張,日常戴不出去;有些設計太普通,戴出去沒特色。
我建議先確定自己的風格:喜歡簡約的選素圈或者小葉紫檀搭配;喜歡復古的選福豆或者鎖骨鏈款;喜歡時尚的可以選幾何造型或者流蘇款。
別盲目跟風,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618、雙11這些大促確實便宜,但容易沖動消費。
平時多關注折扣,很多店慶會有活動。
碎鉆款比單鉆款便宜,小尺寸比大尺寸便宜,糯種比冰種便宜。
還可以看看二手平臺,有些只戴過幾次的,價格能便宜一半!但一定要找靠譜賣家。
最省錢的方法還是:不買貴的,買對的!
「天然翡翠」≠「A貨」,有些B貨也會說是天然翡翠。
「18k金」≠「18k金電鍍」,一定要問清楚是實心18k還是電鍍。
「滿綠」不一定是真滿綠,可能是色根延伸過去的。
「冰種」不一定是真冰種,可能是冰糯種。
「優惠價」很可能是加價后的再打折,原價根本沒賣過。
遇到這些詞,一定要追問細節,別被銷售話術忽悠了!
選翡翠耳墜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掌握了這些知識點,至少不會被坑得太慘。記住:A貨優先,證書要看,款式適合,價格合理。如果實在沒把握,就多逛逛,多問問,別急著下單。
希望姐妹們都能買到心儀的翡翠耳墜,戴著它美美地出街!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珠寶這東西,一分錢一分貨,十份錢兩份貨。別想著花小錢買到大寶貝,不然最后只能自己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