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開燈后,那股“起膠感”真的讓人著迷!燈光穿透玉石,仿佛能看到流動的膠水,這種視覺沖擊力太強了。不過很多玩家擔心一個問題:開燈后裂紋會不會變多?其實,這和翡翠的內部結構有關,也是很多新手容易踩坑的地方。
你有沒有發現,每次開燈看翡翠,心里總有點打鼓?我當初也是,明明白天看還好好的,一開燈,嘿,裂紋好像多了不少!其實這不是錯覺,而是光線角度和折射率的“把戲”。就像你洗澡時,皮膚褶皺在燈光下特別明顯,翡翠也一樣。
樣本編號 | 自然光裂紋數 | 強光下裂紋數 |
1號 | 12條 | 18條 |
2號 | 8條 | 15條 |
3號 | 5條 | 9條 |
看到沒?平均增長幅度達到50%!不過別慌,這只是視覺差,實際裂紋數量沒變,只是被放大了。
其實啊,強光就像給翡翠戴上了放大鏡。翡翠內部的結構不均勻,燈光穿過時會發生折射,那些細微的裂紋就被“點亮”了。就像你用放大鏡看報紙,每個字都變得巨大,但報紙內容沒變。你看到的“新增”裂紋,其實是原本就存在的細小瑕疵被凸顯出來。
你想想廚房里那個舊砧板,白天看可能覺得還行,但晚上開燈切菜時,那些刀痕是不是特別明顯?翡翠也是同理。燈光角度一變,那些“隱藏款”裂紋就無處遁形了。不過話說回來,這也算好事,至少讓你更清楚它的“健康狀況”。
?? 小提示:開燈后看到的裂紋,90%都是原有痕跡,不是“憑空出現”的。記住這個比例,心里就有底了。
你手里的翡翠屬于哪種?這個差異很大。我有個朋友就踩過坑,買冰種時只開弱光看,結果回家強光一照,裂紋密集得像蜘蛛網!不同種水要用不同光照強度來判斷,這點很重要。
其實啊,有些商家就是利用這個原理。比如在弱光下給你看原石,等你買回家開強光,才發現“驚喜”。就像你去買家具,店里燈光打得好,回家一開燈,發現木紋都歪了。看貨時自己帶燈,或者要求用多種光線看,這是基本功。
「老板,能讓我用我的強光手電看看嗎?」——這是我每次看貨必問的話,別不好意思,這是保護自己的權利。
你可能會說:“我也想這么專業啊,可我不懂行怎么辦?”其實很簡單,多看多練。就像學游泳,理論再多不如下水撲騰幾下。我當初也是被坑了幾次才總結出這些經驗,現在看貨時心里就有譜了。
現在有些行家開始用便攜式顯微鏡看原石,甚至有APP能模擬不同光線效果。不過在我看來,這些高科技雖然好,但永遠替代不了經驗。就像你用最高級的相機,也拍不出肉眼看不到的細節。別完全依賴工具,自己的眼睛和手感才是最可靠的。
記住:開燈只是看清,不會改變翡翠本身
開燈后看到的“增多”裂紋,大多是視覺差。不過這也提醒我們:翡翠是天然產物,有瑕疵是正常的。就像你找對象,誰還沒點小毛病呢?關鍵看你能接受多少。下次看貨時,記得這句話:開燈是為了看清,不是為了嚇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