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成都玩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吧?特別是看到那些熱辣火鍋、川劇變臉的視頻心里就直癢癢。不過我最近發(fā)現(xiàn),想從岳陽去成都玩一趟,光是門票這塊兒就夠讓人頭大的了。像我上次和朋友計劃了一次旅行結果因為門票價格沒搞清楚,差點鬧出笑話。
“哎呀這門票咋這么貴呢?”記得當時我和朋友在高鐵站候車室里討論得可起勁了。咱們發(fā)現(xiàn),成都的景點門票價格跟岳陽那邊比起來簡直天差地別。比如岳陽樓的門票才幾十塊,而成都的大熊貓基地門票要一百好幾十,更別說和杜甫草堂這些地方了。這差距讓我有點懵,心想:“難道成都的文化價值真的高這么多嗎?”
其實啊,仔細想想也能理解。畢竟成都的旅游資源太豐富了,大熊貓這類稀有動物還有三國文化的歷史積淀,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但疑惑來了,對普通游客而言門票貴點倒也還好,關鍵是很多景區(qū)的優(yōu)惠政策不夠透明。我記得有個同事跟我說,他帶孩子去成都動物園,結果發(fā)現(xiàn)兒童票的標準特別復雜,搞得最后買票的時候還差點吵起來。
說到這里,我就想起自身去年帶爸媽去成都的經(jīng)歷。本來想著一家人開開心心游景點,結果因為票價的事情,我媽一直嘀咕說:“怎么這么貴啊,咱們還是少去幾個地方吧。”我當時就想,要是景區(qū)能有個統(tǒng)一的購票平臺就好了,至少能讓大家提前知道哪些地方有優(yōu)惠省得到時候亂花錢。不過話說回來現(xiàn)在好多景區(qū)都在推電子票,雖然方便了不少但很多人還是習慣線下買票,這就引起信息不對稱的疑惑一直存在。
我覺得啊未來的趨勢可能是更多景區(qū)會推出聯(lián)票或套票,這樣既能吸引游客,也能讓游客覺得劃算。比如我聽說有些地方已經(jīng)開始嘗試“一日游”套票,包含多個景點的門票加交通費整體算下來確實便宜不少。不過這也帶來一個難題,就是有些小眾景點或許會被忽視,因為大家都沖著大熱門去了。
最后不管是去岳陽還是成都旅游門票價格始終是個繞不開的話題。我覺得,與其糾結票價高低,不如多花點時間研究下每個景點的特點,看看哪些最適合本人。畢竟,旅行的意義不在于花了多少錢,而在于能不能找到屬于本人的快樂,對吧?
大家還看了:
岳陽到成都自駕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