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廈門是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尤其在春節假期。這里的海風帶著咸濕味兒,老城區的小巷里彌漫著年糕香。你要是想逃離北方的寒冷,來這里曬曬太陽、聽聽海浪聲,準沒錯。
“哎,你說說,為什么春節去廈門的人越來越多?”我問朋友。“還不是因為機票便宜嘛!現在飛廈門的票價比去三亞便宜一半,而且人還少。”可難題是,人少只是相對的鼓浪嶼上還是擠得像沙丁魚罐頭。咱們當時排隊等渡輪就等了快一個小時景區里的路窄得只能側身賺拍照都得搶角度。
小巷里的寶藏古厝
其實吧,廈門的魅力不在熱門景點而在那些藏在街巷里的古厝。我和朋友專門跑到曾厝垵,那地方比鼓浪嶼清凈多了。這里的古厝有紅磚墻、燕尾脊透著濃濃的閩南風情。記得有個阿姨給咱們泡茶說這些房子都有一百多年歷史了。她說:“你們年輕人啊,現在知道珍惜這些老東西啦!”我心想確實,以前總以為新潮才好,現在覺得老建筑也有味道。
海島風光的視覺沖擊
到了海爆我才知道什么叫“藍得不像話”。藍天、碧海,遠處的島嶼像水墨畫一樣嵌在海面上。站在沙灘上,聽著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感覺煩惱都被沖走了。不過呢這沙灘其實有點坑洼,赤腳踩上去會扎腳。我跟朋友吐槽:“這不是度假村該有的待遇吧?”她說:“算了,能看見這么美的海景這點小缺點算啥?”
和貴樓:土樓里的“海上樓”
聽說廈門附近有個和貴樓,建在沼澤地上,據說能抗震還能防洪。我們專程跑去一看,果然很特別。樓高五層,樓梯窄得只能一個人走。我拉著朋友的手慢慢爬,生怕踩空。站在樓上往下看整個村子就像一幅田園畫,雞鳴狗吠聽得清清楚楚。我當時就想此類生活多接地氣啊,跟城市里的鋼筋水泥完全不同。
旅游的痛點與反思
其實吧,廈門的疑問就是“人太多”。每年春節游客量都能破紀錄,景區服務跟不上趟。有一次我們在小吃攤排隊,老板忙得連招呼都不打,結果點的沙茶面涼了也沒發現。我覺得呀,旅游開發不能只盯著賺錢,還得考慮游客體驗。不然,再美的風景也會被破壞掉。
最后的小建議
下次再來廈門,我打算避開春節高峰期,改到淡季來。淡季雖然冷一點但人少,空氣也清新。而且淡季的民宿價格便宜,還能深度體驗當地文化。就像我朋友說的:“慢下來,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個地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