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視角:從吉林到廈門這座和貴樓究竟藏著什么秘密?七日游等你來探!
嘿兄弟們!最近我剛從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回來這趟行程超有意思讓我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咱們這次的目的地是福建廈門但重點不是鼓浪嶼、環島路這些熱門景點而是隱藏在漳州南靖深山里的“和貴樓”。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神秘?沒錯它就是咱們此行的主角。假如你也對這類充滿歷史感的地方感興趣那這篇游記可能就適合你!
先簡單介紹一下吧。和貴樓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土樓建于清朝時期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聽當地人講它之所以叫“和貴”是因為建造者期望家人之間和睦相處同時也寓意財富滾滾而來。不過當我第一次看到它的照片時完全沒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就是一座圓圓的大房子嘛。但當我真正站在這座土樓面前才明白什么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第一天到了廈門之后我和幾個朋友簡單逛了一下中山路步行街買了些特產比如鳳梨酥、沙茶面啥的,味道還不錯。第二天我們就坐大巴去了漳州,然后換乘小巴一路顛簸進山。說實話,當時我心里還有點忐忑,心想這么偏僻的地方會有什么好玩的?結果一到那里,我就被震撼到了。
和貴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建筑結構。站在遠處看,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圓形堡壘,高高的外墻由黃土夯筑而成,看起來特別結實。走近一看,你會發現墻面上布滿了歲月留下的痕跡,有些地方甚至長出了青苔,給人一種厚重的歷史感。導游告訴我們,這座樓的非常巧妙,不僅能防風避雨,還能抵御外敵入侵。而且更神奇的是,整座樓的供水完全依靠自然降水,不存在現代管道,卻能保證幾百號人日常用水。我當時就想:“這技術放在今天都算高科技了吧!”后來我特意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原來這些建筑師們早就掌握了利用地形排水的技術,簡直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然啦,除了建筑本身,這里的生活氛圍也很吸引人。我們住在附近的一家民宿里,老板是個熱情的老奶奶,她給我們講了很多關于土樓的故事。比如,以前土樓里的居民都是大家庭聚居在一起,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了分工合作,誰負責挑水,誰負責做飯,每個人都各司其職。這類家庭觀念到現在依然作用著很多客家人的生活形式。聽著這些故事,我突然覺得自身平時的生活太單調了,每天忙忙碌碌卻忽略了親情的關鍵性。所以啊,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多回家看看父母,別等到他們老了才后悔。
第三天我們還去了旁邊的田螺坑土樓群,那里有四座圓樓圍成一個方樓的樣子,特別像一朵盛開的花。拍照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小技巧:只要站在正中間,就能拍出非常規整的畫面,發朋友圈絕對點贊無數!不過說實話,雖然土樓外觀很美,但里面的空間其實挺局促的。據說以前每層樓都住著十幾戶人家,大家共用一條走廊,連吃飯都要輪流排隊。想想就覺得不容易,但也正因為這樣,才讓整個家族更加團結緊密。
接下來幾天,我們又去了云水謠古鎮、土樓博物館等地,每一處都讓我對客家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別是博物館里的展品,從古老的農具到傳統的服飾,無一不展示了客家人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們祖輩漂泊四方,最終扎根這片土地,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屬于本人的家園。而如今,這些文化遺產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保護,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
最后一天,我們決定放松一下,去了海邊吹吹海風。廈門的天氣特別好,陽光明媚,沙灘柔軟。看著藍天白云和碧波蕩漾的大海,我突然覺得之前的疲憊全都消失了。其實有時候旅行的意義就在于此,不僅僅是看風景,更是為了調整心態,給本身放個假。
這次從吉林到廈門的七日游真的超值!不僅讓我見識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讓我重新思考了本人的生活形式。假使你也對這樣的深度游感興趣,不妨抽空來一趟。雖然路途遙遠,但相信我,當你站在和貴樓前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會變成值得的回憶。
好了,朋友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若是你們也有類似的經歷或想法,歡迎留言跟我交流哦。祝大家都能找到屬于本人的小確幸!
大家還看了:
吉林到廈門自駕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