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朋友問我,去廈門曾厝垵到底該咋玩?是不是要花很多錢?是不是人多得像菜市場?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廈門人,今天我就來跟你們嘮嘮嗑,把我知道的、踩過的坑都掏出來。
曾厝垵啊,就是個 小漁村,現在被開發成旅游景點了。以前住的都是漁民,現在呢,全是小吃、手作店、咖啡館。說白了,就是一個 文藝又接地氣 的地方。
我小時候經常去那兒,那時候人不多,挺安靜的。現在嘛,節假日人多到爆,想找個地方坐會兒都難。
所以啊,如果你是沖著“原生態”去的,建議避開節假日,或者早起去,人少點,拍照也好看。
很多人一聽到“旅游區”,就以為要花大錢。其實不然,只要你會挑,花幾十塊也能玩得開心。
吃東西的話,別去那些網紅店,什么“曾厝垵第一碗面”之類的,價格貴還不好吃。去街邊的小攤,人均20塊就能吃飽,而且味道還地道。
買紀念品也一樣,別被“手工”、“非遺”這些詞忽悠了。有些東西其實就是貨,但包裝漂亮,價格翻幾倍。
所以啊,別被套路了,聰明消費才是王道。
有人說:“三天不夠玩!”其實吧,你要是按我的方法走,三天足夠玩得盡興。
第一天:逛曾厝垵,吃小吃,買點小玩意兒。別太趕,慢慢走,看看風景,拍拍照。
第二天:去附近的南普陀寺和廈門大學。這兩個地方離曾厝垵不遠,可以順路去,門票也不貴,還能看看海。
第三天:去鼓浪嶼,雖然有點遠,但值得去。記得提前買船票,別臨時抱佛腳。
這樣安排下來,既不累,又玩得爽。
曾厝垵雖然好玩,但也有不少坑。比如:“免費按摩”、各種“神秘體驗”……這些基本都是騙人的。
還有那些所謂的“網紅打卡點”,拍完照就走了,根本沒意思。真正值得留戀的是那些老房子、小巷子,有故事的地方。
再比如,有些店家會說“你是游客,我們給你打折”,結果你一問價,反而更貴。這種話千萬別信。
記住一句話:別被套路,保持清醒。
在曾厝垵買東西,一定要看質量,別光看包裝。有些東西看著精致,其實是塑料做的。
推薦買一些本地特產,比如沙茶醬、海蠣煎、花生湯粉。這些都是廈門特色,帶回去送人也體面。
手工藝品也可以考慮,比如木雕、陶瓷,但別買太貴的,幾百塊以內比較劃算。
買之前先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嗎?”別沖動消費。
曾厝垵四季都適合去,但時間是 春秋季,天氣涼爽,陽光正好。
夏天太熱,冬天又冷,不太舒服。如果非要選一個季節,我推薦 4月或10月,人少,風景好。
節假日人太多,尤其是、春節,簡直是人擠人。想去的朋友,避開高峰期。
別想著“大家都去,肯定好玩”,人多的地方不一定好。
曾厝垵的建筑風格很獨特,隨便一拍都像畫面。但要想拍出大片感,還是得講究點。
建議穿淺色衣服,比如白色、米色,這樣在紅磚墻前特別出片。還可以找一些有特色的角落,比如老房子門口、小巷子。
光線也很重要,早上和傍晚的陽光最柔和,這時候拍照效果。
別總盯著手機鏡頭,試著用相機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攝影是一種態度。
曾厝垵其實還有很多 不為人知的小眾玩法。比如,去一些老居民家里串門,聽他們講講過去的故事。
或者去附近的小巷子里走走,那里沒有游客,只有生活氣息。你會發現,這才是真正的曾厝垵。
還有,別錯過當地的夜市,晚上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比白天更有味道。
有時候,最簡單的體驗,反而最有意義。慢一點,才能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