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說走就走的旅行”這詞兒,現在聽著有點老套了,但真輪到自己,還是得鼓足勇氣。去年夏天,我從寶雞出發,一路南下到廈門,就為了看那傳說中的毓園。為啥?說來話長,但總結就倆字:夢想。
我是在寶雞長大的,那地方挺安逸,慢節奏。直到去年春天,我三十歲生日那天,突然就覺得人生好像缺了點什么。不是缺錢,也不是缺愛,就是感覺生活有點“程序化”了。
“三十歲生日那天,我盯著朋友圈里別人的‘精彩’,突然問自己:我呢?”
后來聽一個廈門回來的朋友說起毓園,說那里有林巧稚大夫的雕像,特別有力量。我查了下資料,才知道林大夫一生沒有結婚,卻接生了五萬多個孩子,被稱為“萬嬰之母”。我這心里就咯噔一下——這不就是我缺的那塊東西嗎?一種對夢想的執著。
決定去廈門那天,我還在一家小公司當會計,天天對著報表。那周正好有幾個報表要出,領導催得緊。但我腦子里全是毓園的樣子,連做夢都在那兒散步。
原計劃 | 實際情況 |
---|---|
全程自由行 | 最后一天坐了當地一日游大巴 |
住民宿 | 青旅小房間,蚊子超多 |
你看,這哪是什么“說走就走”,明明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但轉念一想,人生本來就不完美,對吧?
到了廈門,坐公交去毓園那天,心里挺忐忑。我特地去買了束百合,因為資料上說林大夫最愛百合。結果到了毓園門口——“咦?這里怎么像小區花園?”
說實話,有點失望。我本來以為會看到那種讓人熱血沸騰的場景,結果……就挺安靜的。但轉念一想,也許正是這份安靜,才更接近林大夫的精神吧。
站在雕像前,我拍了張照。那一刻,突然覺得自己的“夢想”好像有點太小了。林大夫一生都在做一件事,而我呢?我只是在寶雞那個小城,算著那些永遠算不完的數字。
?? 每個人心里都該有個“毓園”,即使它不在廈門 ??
回來后,我沒辭職,也沒做啥大改變。但奇怪的是,心態變了。比如現在,我依然在寶雞當會計,但每天下班會去公園跑步;比如我開始學英語,雖然進度慢得不像話,但每天堅持。
所以你看,從寶雞到廈門,這趟“尋夢之旅”其實沒找到啥驚天動地的答案。但就像我在毓園門口看到的那個小牌子上寫的:“偉大,有時就是堅持做平凡的事”。
—— 一個普通人的碎碎念
大家還看了:
寶雞到廈門飛 廈門寶雞 寶雞到廈門機票 寶雞到廈門自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