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來了!) 當父母得知孩子欠下網貸時,應該采取冷靜、理性的態度,幫助孩子分析情況,制定還款計劃并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父母的正確引導,不僅能幫助孩子度過眼前的難關,還能幫助他們避免未來重蹈覆轍。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意識到幫助孩子解決網貸問題的同時更要注重孩子的財務教育,幫助他們培養健康的財務管理意識,為未來的生活奠定基礎。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負債累累”,第一反應可能是憤怒、失望甚至崩潰。但**冷靜才是關鍵**。不要一上來就罵、打、逼,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封閉、更逃避。
可以試著這樣說:“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難了?我們一起來想辦法。” 用關心代替指責,才能打開孩子的心理防線。
比如小劉說金融的案例中,兒子借了網貸,父母沒有急著責怪,而是先了解具體情況再一起想辦法還錢。
倘若孩子已經陷入網貸泥潭,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斷資金來源**。可以和孩子商量,把手機卡換成不支持網絡貸款的,或者設置消費額度限制。
有的孩子是因為沉迷游戲、直播、網購才越陷越深。這時候,父母可以適當介入幫孩子設定消費規則,比如每月只能花多少錢,不能超過預算。
有些家長還會選擇**簽訂借款協議**,比如把錢借給孩子,但要求他每月按時還,這樣既是一種約束,也是一種責任教育。
一旦了解了孩子的債務情況,就要開始**制定還款計劃**。可以把所有網貸平臺列出來,包括金額、利率、還款日期等,做一個清晰的清單。
然后根據孩子的收入情況,制定一個**月度還款表**,把每個月能還多少寫清楚,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太難。
比如有的家庭會規定:**工資到賬后,先還網貸,剩下的再用來生活**。雖然一開始很辛苦但長期來看,這是最穩妥的方式。
網貸問題的背后,往往是**缺乏金錢管理能力**。除了還債,更重要的是教孩子怎么花錢、存錢、投資。
可以帶孩子一起做預算,讓他知道每一分錢是怎么來的該怎么用。還可以教他使用一些理財工具,比如記賬App、儲蓄計劃等。
2025年央行推出的“個人債務管理App”就是一個好工具,它可以幫助孩子自動計算最優還款順序并生成法律合規的協商模板。
網貸帶來的不僅是經濟壓力,還有心理負擔。很多孩子因為怕被罵、怕丟臉,不敢跟父母說實話。
這時候,父母要學會傾聽,多鼓勵,少批評。可以說:“犯錯不可怕逃避才丟人。咱們一起面對,總比拖垮全家強!”
像小張的例子她的父母發現她借了網貸后,沒有責怪她而是帶她去做了心理輔導,幫助她緩解焦慮和負面情緒。
若是孩子拒絕還款,或者無法聯系到他父母可以考慮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根據《人民民事訴訟法》父母可以作為原告向提起訴訟。但要注意的是,**成年子女的網貸除非有擔保或繼承遺產,否則父母沒有法定義務替他還**。
**不要輕易墊付**也不要無底線兜底,否則可能會助長孩子的依賴心理。
假若孩子的收入不足以還清債務,可以鼓勵他發展副業,比如接編程單、做短視頻剪輯、寫文章等等。
很多年輕人通過副業月均增收3000-5000元完全可以覆蓋大部分網貸月供。
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在面對網貸問題時保持理智、堅定、溫柔。孩子的成長路上,父母的陪伴和引導,是最重要的力量。
(關注我,了解更多家庭財務管理和青少年成長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