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從內蒙古草原到湖南險峰,跨越近5000公里,你真的能“看遍”中國最野的風景嗎?這聽起來像是一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也有人硬是做到了。草原的遼闊、雪山的壯麗、峽谷的險峻、峰林的奇絕,這些景象在地圖上不過一個點,但在現實中,它們需要你用腳步去丈量。
你想想,海拉爾的草原日出要早起,天門山的玻璃棧道要排隊,中間還有幾千公里的路。我去年試過,每天像打仗一樣,累得骨頭散架。其實,七天更像是一個“體驗”而非“看遍”,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不過如果你真的想挑戰,那就得做好心理準備。
比如,你從海拉爾出發,先去阿爾山森林公園,那里有火山、溫泉、森林,一天能玩透。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阿爾山到張北草原只有700公里,開車8小時。不過你得避開,那段時間堵車堵到你懷疑人生。我記得去年夏天,我們堵了3小時,全是SUV。
其實,高鐵和自駕各有優劣。比如,從張北到張家界,高鐵要轉車,耗時36小時,但省心;自駕12小時,但山路多。不過你可能會遇到限速,我朋友去年就被罰了200塊。其實,現在很多App能幫你規劃,比如“攜程”有個“智能路線”,挺靠譜的。
交通方式 | 時間 | 成本 |
高鐵 | 36小時 | ¥1200 |
自駕 | 12小時 | ¥800(油費+過路費) |
你絕對想不到,草原上的住宿有多搶手。比如,阿爾山的“星空木屋”,期間訂晚了,我們只能住普通酒店,差評!其實,現在很多平臺能“搶訂”,比如“飛豬”的“秒殺”功能,但你要快。我記得去年,我朋友手慢,最后花了3000塊訂了個農家樂。
對話片段:“喂,你訂到阿爾山的木屋了嗎?”“沒呢,全滿了,只能住帳篷了。”
比如,草原可能突然下暴雨,天門山可能大霧封山。其實,七天穿越,至少要準備兩種極端天氣的裝備。我去年帶了個“三合一沖鋒衣”,結果草原穿不住,張家界又太熱。不過現在很多戶外店有“租賃服務”,比如“探路者”的“裝備共享”,挺方便的。
數據分析:草原降雨概率30%,山區大霧概率45%,需提前查看天氣預報。
其實,隨著旅游熱度上升,這些地方會越來越“商業化”。比如,天門山的門票去年漲了50塊,排隊時間從2小時延長到3小時。不過如果你現在不去,以后可能更難體驗“野”的感覺。我有個朋友說:“再過五年,這些地方可能就‘變味’了。”
你可能會問,七天趕路,到底值不值?其實,這取決于你的目的。比如,我更愿意慢慢玩,但有些人就是想“打卡”。不過我建議,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別趕路,選一個地方深耕。比如,我在張家界待了3天,才體會到“阿凡達”取景地的震撼。
其實,我現在回想,那七天累到不行,但每次看到照片,都覺得值了。比如,草原的日出,天門山的云海,武隆的溶洞,這些景象真的會“刻”在你腦子里。不過如果你問我還會不會這么趕,我可能會搖頭。其實,旅行不在于“多”,而在于“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