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趟克孜勒蘇探秘張家界芙蓉鎮的行程我本來是奔著“人間仙境”去的。網上說那里有奇峰怪石、飛瀑流泉還有古色古香的小鎮風情。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些宣傳半信半疑,但聽說那邊風景特別適合拍照,我就想著試試看。畢竟現在大家都喜歡在朋友圈曬美景,我也想湊個熱鬧。
到了之后才發現,實際情況和網圖差距有點大。人真的太多了!旺季的時候每天游客量高達上萬人,比我去過的黃山還夸張。而且景區里的路窄得像羊腸子,稍微走快點就可能被擠散。我跟朋友說:“咱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她說:“沒啊,就是這么多人。”當時我就覺得有點崩潰本來想安靜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結果成了“人在囧途”。
不過呢,雖然人多,但風景還是沒讓我失望。芙蓉鎮的瀑布特別壯觀水流從幾十米高的懸崖上直瀉而下,濺起的水霧在陽光下形成一道彩虹。站在旁爆你能聽到嘩啦啦的聲音,那種感覺就像置身于大自然的交響樂中。我還特意拍了視頻發給家人,他們看了都說:“哎喲這也太美了吧!”但說實話,要是未有那么多人擋鏡頭,畫面會更完美。
再對于說古鎮吧。走在青石板路上,能感受到腳下粗糙的質感,每一步都像是穿越回古代。街邊的小吃攤飄出香味,烤魚、豆腐干什么的,聞著就讓人流口水。特別是晚上古鎮燈火通明,溪流邊的燈光倒映在水里,特別夢幻。不過這里也有個小缺點,就是夜晚太吵了,酒吧里的音樂聲一直傳到很晚,作用休息。我當時就想:“這不是度假,更像是夜市?!?/p>
相比克孜勒蘇,張家界這邊的旅游設施更完善酒店也更多樣化,價格卻差不多。比如,克孜勒蘇那邊的民宿普遍偏貴,但服務一般;而張家界的民宿雖然貴若干,但環境和服務都不錯。我覺得,假如預算充足的話,還是選擇張家界更好。不過這也引發了一個難題:為什么克孜勒蘇的旅游資源開發得不如張家界?可能是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吧。但我個人覺得假若能改善基礎設施,那邊的潛力肯定更大。
這次旅行讓我思考一個疑問——到底是保留原生態必不可少,還是發展商業更有利?比如,芙蓉鎮的商業化程度很高很多店鋪都是賣紀念品的,雖然方便游客,但也讓古鎮少了些原本的味道。而克孜勒蘇那邊雖然原生態,但游客體驗感差。我覺得,這兩者之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就像我和朋友聊天時說的:“要是把原生態當成核心競爭力,那商業就不能完全放棄,不然怎么吸引人呢?”
最后聊聊我的一點小期待吧。我覺得,未來張家界這樣的熱門景點應加強管理,比如限制每日游客數量,或優化游覽路線。其實,克孜勒蘇那邊的疑問也能借鑒一下比如修繕道路、提升接待能力。畢竟,誰不想看到一個既美麗又舒適的旅游勝地呢?下次再來我期望自身能有更多時間慢慢欣賞風景,而不是被人群推著走。
大家還看了:
克孜勒蘇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