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喜歡喝茶的人我第一次接觸年份普洱茶的時候內心是既期待又忐忑的。期待的是那種傳說中越陳越香的神秘感忐忑的是怕自身駕馭不了此類“老茶”的復雜性。后來慢慢喝下來才發現年份普洱茶確實不是隨便泡一泡就能品出滋味的它需要耐心、細心甚至一點點運氣。
記得第一次買回一款十年以上的熟普洱滿懷期待地打開包裝聞到一股類似木頭或是說泥土的氣息撲鼻而來。當時心里咯噔一下:“這是什么味道?不會是壞了吧?”后來才知道這其實是年份普洱茶常見的“倉味”。所謂倉味就是茶葉在存放進展中受環境作用形成的特殊氣味,比如濕度高了或許會有霉味,而干燥的地方則可能帶點木質香。此類味道對新手對于確實不太友好,但其實只要不是刺鼻的霉味,都屬于正常現象。
剛開始泡的時候,我也被嚇了一跳——第一泡的茶湯顏色深得像醬油,味道也苦澀得很。朋友告訴我,這是因為年份普洱茶久存后需要醒茶,簡單對于就是讓茶葉適應新環境,釋放掉部分多余的雜味。于是接下來幾泡,我試著調整水溫和沖泡時間果然第二泡開始,茶湯逐漸變得柔和起來,那種初嘗時的苦澀感慢慢轉化為一種醇厚的回甘。那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年份普洱的魅力。
醒茶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曾經試過直接拆開包裝就沖泡,結果發現茶湯寡淡無味,根本提不起精神。后來查資料才明白,年份普洱茶就像一個沉睡多年的老人,剛接觸外界時會有點抗拒,得給他一點時間適應。多數情況下情況下,我會把茶葉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放上幾天或是說干脆用溫水快速沖洗幾次,這樣能讓茶葉蘇醒過來,釋放出更多的香氣和滋味。
不過醒茶也有講究,不能太急躁。有一次我心急火燎地把一餅老生茶直接丟進壺里煮結果煮出來的茶湯又苦又澀,還帶著一股怪味。后來問了懂行的朋友才知道,老生茶不適合高溫應對,因為它的內含物質已經很穩定高溫反而會讓原本的風味受損。所以醒茶時一定要按照茶葉的特點來決定方法,否則很容易適得其反。
隨著經驗的積累我發現年份普洱茶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層次感。每一泡的茶湯都有細微的變化,從最初的濃郁厚重,到后來的清雅細膩,再到尾韻的甘甜悠長,仿佛是一場舌尖上的旅程。尤其是那些存放得當的老茶,往往能讓人感受到歲月沉淀下來的韻味。
有一次我喝到一款二十年以上的熟普洱,第一泡時茶湯入口略顯粗糙,但到了第五泡,竟然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溫暖感,像是小時候奶奶熬的一鍋紅棗湯,帶著絲絲縷縷的甜意。更神奇的是喝完之后喉嚨里還會回蕩著淡淡的清涼感,仿佛整個身體都被洗滌了一遍。這類感覺讓我忍不住感嘆:年份普洱茶真的是一種能讓人靜下心來的飲品。
并不是所有的年份普洱茶都適合直接飲用。有些茶葉因為保存不當,可能存在出現“串味”或“返潮”的情況。比如有一回我買到一款號稱“八年陳”的生茶,打開后卻發現茶餅上泛起了白霜,聞起來還有股淡淡的酸味。這類情況下,即使醒茶也無法挽救只能放棄。
那么怎么樣判斷一款年份普洱茶是不是值得飲用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看外觀:好的年份普洱茶,餅面應緊實均勻,不存在明顯的裂痕或發霉痕跡。
2. 聞香氣:正常的年份普洱茶會有自然的陳香,而不是刺鼻的霉味或其他異味。
3. 觀茶湯:優質的茶湯色澤透亮,不會有渾濁或漂浮物。
4. 嘗滋味:真正的年份普洱茶入口順滑,回味甘甜,不會過于苦澀或刺激。
若是你不確定自身的判斷能力,不妨先從小包裝的樣品開始嘗試避免一次性投入太多資金。
年份普洱茶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存在,它不僅僅是飲品,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每一款茶背后都有屬于它的故事,而咱們作為飲宅不過是通過它來感受時光流轉的一種辦法罷了。有時候我會想,為什么人們總是對年份普洱茶情有獨鐘?也許是因為它承載了太多關于記憶和情感的東西吧。
喝年份普洱茶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它需要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摸索,才能找到最適合自身的那一款。但正是這類期間的探索和發現,才讓它變得更加有趣和珍貴。對我而言,年份普洱茶不僅僅是一種茶,更是一種生活辦法,一種對待生活態度的體現。
假如你也想嘗試一下年份普洱茶,不妨從簡單的開始,慢慢積累經驗。畢竟,喝茶這件事,從來都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讓自身更好地享受當下。
大家還看了:
喝了這么多年普洱茶 年份普洱茶口感 喝陳年普洱茶 普洱茶越老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