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茶葉憑什么賣這么貴?品質、工藝與文化加持下的“天價茶”之謎
茶葉,這片跨越千年的東方樹葉,在全球貿易版圖中正上演著令人意外的“逆襲”。當中國茶農還在為龍井與普洱的市場份額爭論不休時,茶葉卻憑借驚人的單價(2022年出口均價達23美元/千克,是中國茶葉的4倍)穩(wěn)坐高端市場。但更令人好奇的是,為何茶葉品質常被認為優(yōu)于中國,且出口茶葉多為碎茶?這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產業(yè)密碼?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茶葉的“貴”與“優(yōu)”。
其實茶葉產業(yè)規(guī)模并不算大。2022年茶葉總產量僅7.5萬噸,茶園面積3.5萬公頃,產量只相當于中國的一個零頭。不過別看產量小,茶葉的平均出口單價卻高居世界第一。比如高端品種“玉露茶”,每100克售價可達5萬日元(約1360元人民幣),而中國出口綠茶均價還不到10元人民幣/斤。
不過這里有個有趣的現(xiàn)象:出口的茶葉多為碎茶,這又是為啥呢?其實這和國內消費習慣有關。本土市場偏愛完整葉片茶,而碎茶加工成本低,適合出口,再加上關稅等因素,價格反而更高。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其實茶葉品質好的說法,主要源于幾個方面:
但要說茶葉“全面優(yōu)于中國”,那就有點過了。中國茶葉種類豐富度是沒法比的,比如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這些品種,根本沒有。而且中國高端茶葉的品質,完全能跟一較高下。
為了推茶葉出口,也是拼了。比如最近正琢磨著讓茶農多生產抹茶原料,因為國際市場抹茶需求大得嚇人。抹茶產量其實一直在下降,但出口量卻噌噌往上漲,這跟中國代工有很大關系。
小貼士:每年都有茶葉拍賣會,很多優(yōu)質茶葉能拍到天價。比如前陣子推出的500ml玉露茶瓶裝,售價5萬日元,就靠“高端形象”和“傳統(tǒng)工藝”兩大賣點。
其實中國茶葉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比如產量大、種類全、價格親民。但要說怎么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經驗值得借鑒:
?? 茶葉貿易的江湖,終究是品質、文化、營銷三者的博弈。茶葉的“貴”,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不過話說回來,好茶終歸要有人識貨,你說對吧?
大家還看了:
日本茶入為何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