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嘿,老兄!今天咱不聊別的,就嘮嘮那款傳說中的“88青餅”。不知道你有沒有喝過,反正我第一次接觸它,那感覺,嘖嘖,簡直就像第一次見到一樣,心跳加速,又有點不知所措。
說起這88青餅,得先從我的一個“茶友”說起。老張,我們這圈子里的“老茶鬼”,平時就愛收集各種老茶。有次聚會,他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個布袋,打開后,一股陳年的茶香瞬間就把我包圍了。他得意地說:“嘗嘗這個,88青餅,勐海的,年份可不少了。”我當時心里就嘀咕,這茶有這么神嗎?
后來我才知道,這88青餅可不簡單。它誕生于1988年,由勐海茶廠(現在叫陳升號)生產,當時是為了出口香港市場。沒想到,就這么一款茶,后來成了普洱界的“硬通貨”。據說當年生產量就有限,再加上后來市場變化,存下來的就更少了。
我記得有一次去茶城,看到一家店掛著一個88青餅的圖片,旁邊寫著“品飲價:5位數起”。我當時就驚了,這茶是鑲金邊了嗎?
終于,在老張的“威逼利誘”下,我第一次真正品嘗了88青餅。那是一個周末的下午,陽光正好。老張拿出一個小餅,小心翼翼地撬了一小塊,那動作,比給皇帝上菜還講究。
泡茶的過程特別講究,水溫、時間都得恰到好處。第一泡,我只聞到了淡淡的樟香,喝一口,感覺有點澀,還沒啥特別。老張笑著說:“別急,多喝幾泡。”
泡數 | 香氣 | 口感 |
---|---|---|
第1泡 | 樟香 | 微澀 |
第3泡 | 陳香、木香 | 回甘明顯 |
第5泡 | 蜜香 | 順滑醇厚 |
到第三泡的時候,那茶香就徹底釋放了,陳香、木香交織在一起,喝到嘴里,先是澀,然后很快回甘,喉嚨里一直有那種甜甜的感覺。老張說:“這就是‘喉韻’。”我當時就想,這玩意兒真有這么玄乎?
第五泡的時候,口感變得特別順滑,就像絲綢一樣滑過喉嚨。那一刻,我有點明白為什么這么多人追捧它了。不過說實話,我老婆嘗了一口,皺著眉頭說:“這茶又苦又澀的,有啥好喝的?”我哭笑不得,看來口味這東西,真的因人而異。
后來我研究了很久,發現88青餅受歡迎,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不過也有人說,88青餅有點“炒作”的成分。確實,價格高得離譜,有時候喝到的可能是“李鬼”。就像我表弟,花了幾千塊買了個“88青餅”,結果喝起來跟普通普洱沒啥區別,氣得他直接摔了茶杯。
說實話,現在想買到正宗的88青餅,價格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我有個朋友,是這么做的:他先從一些年份在10年左右的普洱開始喝,慢慢培養自己的“茶感”。后來,他花了幾百塊,在一家信譽好的茶店買了個小餅,說是“88青餅的仿制品”。喝起來確實有幾分相似,雖然沒有原版的那么醇厚,但已經能感受到那種獨特的香氣了。
其實,喝普洱這事兒,就像找對象,不一定非要追求最貴的,適合自己的才是的。就像我老婆,她喜歡的反而是那些價格親民、口感溫和的熟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茶緣”,不必強求。
聊了這么多,不知道你心里那款“茶界”是不是88青餅?對我來說,它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要說它是唯一的,我有點猶豫。
有時候,我泡一杯普通的普洱,陽光透過窗戶照在茶湯上,那種溫暖的感覺,反而讓我覺得更親切。茶這東西,喝的是一種心境,一種對生活的態度。
不管你心中的茶界是什么,記得慢慢品味,享受過程。就像老張說的:“喝茶嘛,圖的就是個開心,別太較真?!?/p>
對了,如果你有幸喝過88青餅,不妨在評論區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咱們一起聊聊,這茶到底神不神???
大家還看了:
永昌茶廠普洱 勐海茶廠88青餅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