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源于對古樹茶的執念,茶樹的形態,漸成為普洱茶的賣點之一。 大樹、小樹、老樹、古樹、生態喬木、單株、高桿,經常喝普洱生茶的人對此應該不會太陌生。這些名詞背后的含義比較復雜,有些概念還相互交叉。 首先要說明的是,云南普洱茶核心產區的茶樹只有喬木和小喬木之分,有些現代茶園在培育茶樹時分支太低。在普洱茶園中,有許多樹齡不一致的茶樹,哪怕他們的生長環境一樣,可是在生長時所需要的條件卻是不一致的,這也導致了他們在外形上的較大差異以及茶的品質口感也不一樣。攬千山男士茶小編建議大家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區分:有人曾打過一個比方:小樹茶就像年輕人,充滿朝氣與活力,行走起來健步如飛。

“小樹”當作“古樹”賣?為何有人愿意買單?只要提及普洱茶中的天花板,“曼松王子山”無疑都是其中最為特殊的存在!不同于其他的茶區,我們形容與考量古茶樹的年齡和生長狀況,往往都會通過對茶樹直徑、高度、樹冠維度等方面來判定。但是走在“曼松王子山”的古茶園,看到的古茶樹雖然據說也有著上百年的樹齡。樹齡在百年以上的茶樹,都可稱作“古樹茶”。臺地茶 密植于較低矮平緩的茶園,種植密度高,茶樹較矮,相對產量高。一般是近幾十年內,推廣種植的茶園。臺地茶因為集中種植,便于管理和機械采茶,可節省人工。另外如修剪,施肥等,在臺地茶管理過程中也較為常見。

這里不僅古茶樹連片成林,更擁有眾多千年以上的古茶樹,甚至包括被譽為“錦繡茶祖”的3200年栽培型古茶樹。因此,在界定普洱茶的古樹時,我們有必要對林業局的標準進行補充。建議增設一個特級古樹等級,即樹齡超過1000年的茶樹,以更全面地反映云南古茶樹的實際情況。再談小樹、大樹與老樹的劃分 在茶葉領域。普洱茶是中國特有的一類發酵茶,產區主要在云南省。根據普洱茶樹的其實年齡可以分為小樹、大樹和古樹三個等級。三者在茶葉品質、價格和收益方面存在著一些區別。 首先,小樹普洱茶的樹齡一般在20年以下,茶樹高度較低且較矮小,樹干粗細適中。它的稱為葉片相對較小,茶葉價格相對較低。由于小樹茶樹的生長時間較短。

所以,清末以前少數民族先民種植的古茶園樹齡都超過一百年,業內普遍稱為大樹茶。以100年為界線,后期補種的茶樹,樹齡不超過100 年的是小樹茶。 古樹、大樹、小樹茶的區分 那市場上為什么有古樹茶的說法呢?其實,大樹茶就是古樹茶,2006-2007 年,云南開始執行普洱茶地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