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你有沒有想過,一杯茶里能有多少故事?
說起現在的冰島,稍微懂點茶的人都沒不知道。不過我第一次聽到冰島茶這名字,還是從一個特別愛喝茶的朋友那兒聽來的。但真正讓我決定要去一趟冰島茶山的,其實是因為一個人——她就是冰島古茶樹的守護者,于翔阿姨。
于翔阿姨是山東濰坊人,2005年才搬到昆明定居。她跟我說,后來有位臨滄的茶商邀請她去冰島村所在的勐庫,這才開始了她跟冰島茶的緣分。
那會兒去冰島村的路可難走了,全是土路,開到有些地方車子半個輪子都快懸空了!
那時候的冰島村特別安靜,村民生活也很苦,住的都是祖輩傳下來的小土屋,家里連像樣的家具都沒有,一年也吃不上幾回肉。她告訴我,2004年通村路之前,冰島茶的鮮葉才賣不到1塊錢一斤,村民都得背到臨滄市去賣。
大概從2006年開始,全國普洱茶市場突然爆發了,韓國、港澳臺的茶商陸續進村收茶,冰島茶這才開始走紅。有位叫楊春的作者在《尋味冰島》里說,冰島茶能火就兩個原因:一是稀缺,二是香甜。
不過你看,于翔阿姨不就在昆明扎根了嗎?她當年就是偶然看到一片古樹茶葉子,就被迷住了。**表情:**于翔阿姨那股子倔勁兒,真的讓我特別佩服。
2009年的時候,她看到韓國商人低價收茶,氣得不行,非得要為中國茶爭口氣。結果呢,人家硬是靠著這份堅持,在冰島茶界闖出了名堂。
于翔阿姨跟我說:“我就不信,我們自己的好茶,不能自己守護好!”
2011年,我曾經去過冰島茶山,采訪過當時的于翔阿姨。11年后的今天我又上了冰島茶山,發現當年熱火朝天蓋好的大別墅都被拆毀了,住在茶山的茶農都被遷到了山腳下。
5月,第76屆戛納國際節上,來自云南雙江的趙國娟帶著她的“作品”——中國雙江冰島茶,走上了戛納的紅毯。1976年出生的趙國娟已經和云南普洱茶結緣17年了。
2013年,冰島老寨茶入選“國茶名片”,被譽為“冰島皇后”,從此名聲大噪。2014年冰島春茶拍賣會上,冰島老寨春茶均價賣出每公斤2萬元,總成交額達100.06萬元!
2018年在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上,“冰島老寨”還獲得了金獎。更厲害的是,冰島茶薈運營中心的“中國雙江冰島茶薈”抖音號,開播才半年,就沖到了普洱茶直播號頭部,累計成交14萬單,成交額5677萬元,粉絲16萬!
500年前,土司的馬蹄聲驚飛林間雀鳥;500年后,古茶樹的每一片葉子都標著身價。當商業喧囂逼近,冰島老寨不得不在“要茶還是要人居”的抉擇中,走出一條新路。
為了給這些珍貴的古茶樹更好的生長環境,也為了老寨長遠發展,雙江縣在省委省支持下,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拆掉別墅,遷出茶農。
這價格有幾個關鍵節點:2005年開始漲價,2009年韓國人大量收購讓價格翻倍甚至翻兩番,2012年勐庫大葉種概念興起...
勐庫大葉種是冰島產區的特色茶樹品種,水浸出物含量高達51%,遠超標準要求的38%。這讓冰島茶滋味特別鮮爽濃郁,口感飽滿,耐泡度也高。
冰島產區被冰島湖自然劃分為東西半山,形成了溫潤的氣候。充足的水汽提高了空氣濕度,造就了獨特的茶葉品質。
這便是聲名顯赫的冰島茶王樹,我們在2021年有幸拍攝到它。當年有企業豪擲168萬,只為包下這棵樹一年的采摘權!
茶王樹高達3到4層樓,吸引茶商高價競相采摘,成為冰島老寨的標志性景觀。每年采茶時節,工人們得爬上那個獨特的架子去采摘茶葉。
這茶王樹的高度簡直讓人咋舌!
于翔阿姨在昆明扎根后,一直致力于冰島茶的保護和發展。她不僅自己種茶制茶,還積極培訓茶農,提高制茶工藝。
她經常說:“茶樹保護好,制茶工藝培訓好,這才是根本。”
在勐庫鎮護東村,她開辦了殘疾人培訓中心,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制茶技術。她說:“每個人都能通過茶找到自己的價值。”
如今,冰島茶已經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從韓國商人低價收購,到如今的高價拍賣;從村民貧困的生活,到如今依靠茶葉致富;從被忽視的古茶樹,到如今受保護的珍寶...
這一路走來,離不開像于翔阿姨這樣的守護者。她們用自己的堅持和熱愛,守護著這份跨越國界的茶香。
茶香,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茶農,是守護這份香氣的使者。
你喝過冰島茶嗎?如果有,你一定能感受到那份獨特的香甜;如果還沒喝過,不妨找機會試試,也許你會和我一樣,被這份跨越千年的茶香所打動。
于翔阿姨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一份堅持真的能改變很多事情。就像那杯茶,從不起眼到珍貴無比,中間需要的不僅是時間,更是像于翔阿姨那樣,愿意為之付出和守護的人。
茶的世界里,有太多故事等待被發現。而于翔阿姨的冰島護茶路,無疑是其中最動人的一章。
這杯茶,敬所有守護傳統的人!
編輯: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chajuhui/124335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