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最近在茶友群里看到好多人討論普洱茶發酸的問題,有人直接說“一酸毀所有”,還有人曬出自己買到的“酸茶”照片,評論區直接炸鍋了??。我本來也是對酸普洱有點心理陰影,畢竟誰也不想花大價錢買回來一堆“餿茶”吧?但深入了解后發現,這里面水很深,今天就來聊聊這3個讓人對酸普洱“敬而遠之”的原因,順便給大家扒一扒避坑指南。
簡單來說,普洱茶發酸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分析這些情況,看看哪些是“真酸”,哪些是“假酸”。
有些茶區的原料本身就會帶一些微酸感,比如臨滄某些茶山的茶,這種“原料酸”其實不算缺陷,反而能增加茶湯的層次感。但如果是劣質原料或采摘不當,就容易出現明顯的酸味。
殺青不到位、發酵不均勻、壓制過緊等都可能導致普洱茶發酸。特別是熟茶的渥堆發酵環節,如果控制不好溫度濕度,就容易產生酸味。這種工藝上的酸通常比較尖銳,喝起來很不舒服。
濕倉儲存如果濕度控制不當,茶葉就容易受潮發霉,產生酸味。還有一種“酸倉”專門用來催熟普洱茶,這種茶雖然快速轉化,但口感會很酸,而且不穩定。
水溫太高、出湯太快、茶水比例不當都可能讓普洱茶釋放出酸味。特別是對一些本身微酸的古樹茶,如果沖泡不當,酸味就會變得很明顯。
有時候我們喝到的“酸”其實是茶的“收斂感”或“生津感”,特別是新茶或高山茶,入口時感覺有點“收”,會被誤認為是酸。這種“假酸”其實是一種好的表現。
避坑方法 | 注意事項 |
---|---|
選擇信譽好的商家 | 盡量去有實體店或有多年口碑的網店購買 |
觀察干茶 | 看是否有霉點、異色,聞是否有異味 |
試喝 | 購買前一定要試喝,確認沒有明顯的酸味 |
注意價格 | 價格過低的古樹茶、老茶要特別小心 |
上周我特意買了3款不同價位的普洱茶進行對比,結果發現:
這次測試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分錢一分貨在普洱茶上真的適用!
酸普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么酸。了解以上5個知識點后,我們就能更從容地面對普洱茶的各種“酸”了。記住:好茶不怕試,怕試的不是好茶!下次再遇到酸普洱,你就能輕松判斷它是“真香”還是“真酸”了!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喝茶如人生,有酸有甜才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