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前幾天跟幾個老友聚餐,點了一壺茶。結果有個朋友好奇地把茶葉直接扔進熱水里,還問我為啥茶水變色了。“茶葉不是應該泡嗎?”他一臉疑惑。我一時語塞,雖然知道大概怎么回事,但說不出個所以然。這讓我想起好多人都有類似疑問,于是決定自己研究一下,順便寫篇文章給大家解惑。
茶葉一遇到熱水,里面的色素分子就跑出來了。這些色素分子叫茶多酚,它們會隨著溫度升高慢慢溶解到水里,讓茶水變成黃色、綠色甚至紅色。就像你往衣服上倒染料一樣,越久越深!這其實是個物理變化,但又有點化學反應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分子搬家,還挺浪漫的。
茶的味道主要來自茶葉里的芳香物質。這些物質平時藏在茶葉細胞里,一泡水,熱水就把細胞壁沖破了,香氣就被釋放出來啦。比如紅茶有種甜甜的果香,綠茶則清新得像春天的空氣。有時候聞著香喝起來苦,那是因為某些成分沒完全分解,就像啃生土豆和熟土豆的區別。
泡太久的茶確實會發苦,因為里面的一些苦味物質開始析出。比如咖啡堿,它會讓茶湯變澀變苦。還有些物質,比如單寧酸,泡久了也會讓人覺得不舒服。這就像是煮時間太長一樣,味道越來越重,但未必更好喝。
當然可以!不過得看你泡的是哪種茶。比如綠茶一般只能泡兩三次,烏龍茶能泡五六次,普洱茶更是耐泡,十幾二十次沒問題。每次泡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像人生一樣豐富多彩。關鍵是要控制好水溫和時間,不然前面淡如水,后面苦如藥。
茶葉本身不會真的“過期”,但放久了會失去風味。尤其是綠茶這種嬌氣的品種,放久了可能就變成草味了。而像普洱這樣的發酵茶反而越陳越好,像酒一樣越存越香。所以買茶葉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口味囤貨,別囤太多放太久。
茶葉里含有少量咖啡因,喝多了自然容易興奮。再加上茶葉里還有一些讓人愉悅的成分,比如氨基酸,會讓人心情舒暢。所以有些人喝茶會上癮,就像熬夜刷手機一樣停不下來。不過要適量,畢竟“過猶不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