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最近跟幾個茶友聊天,發現大家都被同一個問題搞懵了:超市買的茶葉包裝上寫著10克,但拿到手感覺跟沒多少啊??? 有個朋友甚至直接發問:“這玩意兒是不是在耍我們?” 我當時也是一臉問號,趕緊回家稱了稱,結果更懵了。原來這事兒背后藏著不少門道,今天就來跟大家嘮嘮這個讓人頭疼的10克茶葉問題!
先說說我的真實感受:第一次買10克茶葉時,我直接把一小撮茶葉丟進茶壺,結果泡了5杯還不見底,當時就感覺“臥槽這10克也太頂了吧”!后來才知道,原來茶葉的“體感重量”跟實際重量完全是兩碼事!
10克茶葉看起來其實挺多的!拿綠茶來說,大概能堆滿一個茶杯底部,堆起來有2-3厘米高。如果是紅茶,會更松散一些,看起來像一小把。我第一次見到10克茶葉時,真心覺得“這得喝到猴年馬月啊”??
其實10克茶葉展開來,面積還挺大的。不信你試試把茶葉攤開,絕對比你想象中占地方多。這也是為什么有時候感覺茶葉“不經泡”的原因之一。
差別大到你懷疑人生!綠茶最輕,10克就能泡個夠;普洱茶最重,10克可能就是一小塊餅茶角。我買過一次龍井,10克感覺能泡到天荒地老;后來買烏龍茶,10克泡了3杯就沒了,當時直接黑人問號臉??
這主要是因為茶葉的密度不同。像鐵觀音這種緊實的茶,10克可能只有一小撮;而碧螺春這種松散的,10克就能堆滿茶盤。所以不能只看重量,還要看種類!
因為茶葉太蓬松了!就像棉花糖一樣,體積大但重量輕。我第一次用電子秤稱茶葉時,看著滿滿一撮,結果只有5克,當時就感覺“我的媽呀這也太騙人了”??
而且茶葉還有空隙,不像米粒那么實在。所以看起來滿滿一勺,其實可能只有幾克。下次你試試把茶葉壓緊再稱,會發現重量完全不一樣!
普通家庭一天泡5-10克就夠啦!我家的習慣是一天兩泡,早上5克,晚上5克,正好10克。剛開始我還覺得“這點夠喝嗎”,結果發現泡下來能喝到飽腹感??
如果是招待客人,可以準備15-20克。我表哥家每次來客人就泡一大壺,結果茶葉泡沒了客人還沒走,直接笑不活了。所以分量還是要靈活掌握!
準得一批!現在市場監管嚴格,茶葉包裝上的克數基本都靠譜。我買過幾種茶葉,回家一稱都差不多,誤差不超過1克。這點還是讓人安心的,不像某些食品虛標重量。
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禮盒裝可能有點誤差,但一般都在合理范圍內。如果你買到的茶葉明顯少了,可以找商家理論,畢竟現在消費者權益保護得不錯嘛!
這得看你怎么泡!我試過一次10克茶葉泡了8杯,還有人一次只泡2杯。我朋友家是土豪風,一次放半壺茶葉,結果泡出來的茶濃得像醬油,直接笑噴了??
一般家庭泡茶,10克能泡4-6杯。我建議第一泡倒掉(洗茶),這樣能泡5-7杯。如果你喜歡濃茶,就少泡幾杯;喜歡淡茶,就多泡幾杯。自己舒服最重要!
看顏色!泡出來的茶湯顏色對路就對了。我剛開始泡茶時,要么太濃要么太淡,后來發現茶湯呈琥珀色就差不多了。這個得自己摸索,別人的建議僅供參考。
另一個方法是聞味道。泡出來的茶香但不刺鼻,就是分量剛好。我表姐家有個小技巧:泡茶時如果感覺“這味道不對”,就趕緊加水稀釋,比倒掉重泡省錢多了!
都不是!太少沒味道,太多太苦澀。我第一次泡茶時放太多,結果茶湯苦得像藥水,直接吐了。后來才明白,茶葉就像 seasoning,要適量!
我現在的做法是:先少放點,嘗嘗味道,不夠再加。這樣不會浪費茶葉,還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濃度。畢竟茶葉也不便宜,瞎放真的會肉疼啊!
最后總結一下:10克茶葉看起來多,實際泡起來也不少。不同茶葉差別大,家庭喝茶5-10克足夠。包裝克數基本準,泡茶要靈活掌握。記住這些,以后買茶葉就不會懵了!
茶葉種類 | 10克大概體積 | 適合泡杯數 |
---|---|---|
綠茶 | 滿滿一勺 | 5-7杯 |
紅茶 | 一小把 | 4-6杯 |
普洱茶 | 一小塊 | 3-5杯 |
希望這篇大白話指南能幫到大家!以后買茶葉時,心里就有譜了。記住,喝茶是享受,別被克數搞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