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嘿,姐妹們,今天咱們聊點有意思的。說到古代女子的配飾,你第一個想到啥?簪子?耳環?還是……如意?對,就是那個彎彎的、看起來挺喜慶的小東西。我以前也覺得它就是擺設,后來才知道,這小玩意兒里頭,學問可大了去了!
先說說名字吧。“如意”,一聽就讓人心里舒坦。古代人講究個“圖個吉利”,這名字直接點題了。我奶奶以前就老念叨,家里放個如意,做什么都順順利利的。她年輕時候,家里有個銅的如意,平時擱在柜子上,逢年過節或者家里有人要出門辦事,她都會拿下來撣撣灰,嘴里還嘀咕:“希望事事如意啊。”那時候我還小,覺得奶奶迷信,現在想想,那是一種美好的期盼,不是嗎?
生活小案例:我有個朋友,做生意遇到瓶頸,心情特別差。她婆婆悄悄送她一個玉如意,說“拿著吧,希望能給你帶來好運”。她半開玩笑地拿著,結果沒幾天,一個老客戶突然追加了大訂單。她跟我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但當時真的覺得心里踏實多了。”
你以為如意就是掛在那兒好看的?太天真了!在古代,尤其是大戶人家的深閨里,那可是個“實用工具”。你想啊,那時候女孩子大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手上戴著長長的護甲,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做。這時候,如意就派上用場了。
別小看這些小用處,在那個講究禮節和身份的時代,這些細節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和細心。我有時候想,要是現在也有這么個東西,夏天后背癢了,悄悄拿出來撓兩下,是不是也挺酷的?(雖然現在有專門的癢癢撓……)
如意這東西,不是誰都能隨便玩的。它的材質和工藝,往往直接反映了主人的身份地位。
所以啊,一個女子手里拿著什么樣的如意,旁人心里大概就有數了。就像現在,有人戴百達翡麗,有人戴卡西歐,雖然都是表,但給人的感覺不一樣。如意在古代,某種程度上也是這個道理。
材質 | 常見使用者 | 象征意義 |
---|---|---|
金、玉、象牙 | 皇室、貴族 | 尊貴、權威 |
銀、銅、高檔木料 | 富裕家庭 | 富裕、體面 |
普通木料、骨制 | 普通人家 | 日常實用、祈福 |
如意,很多時候也是情感的載體。想想看,新婚夫婦,長輩是不是常送一對玉如意,寓意“百年好合,諸事如意”?或者女兒出嫁,母親偷偷塞給她一個自己用舊的如意,那里面包含的是無盡的牽掛和祝福。
我表姐結婚的時候,她婆婆送了她一個很古樸的木如意。表姐跟我說,她婆婆一邊遞給她,一邊抹眼淚,說:“以后在婆家,有什么不順心的事,就看看這個,想想媽。”當時表姐還覺得婆婆有點啰嗦,現在她自己成了家,才體會到那份深藏不露的愛。
所以啊,別看如意小小一個,它承載的東西可不少。是美好的愿望,是生活的便利,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
現在我們生活節奏快,很多傳統的東西都慢慢淡出了。但了解這些老物件的故事,感覺也挺有意思的。它們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了古代女子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情趣。你覺得呢?
? 愿你的生活,也處處充滿“如意” ?
編輯: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feicuige/102615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