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翡翠市場水漲船高,價格動輒上萬,但品質參差不齊。很多新手被“天然A貨”忽悠,結果買到處理過的B貨。今天就來揭秘,如何用最少的錢買到真品,避開那些坑人的套路!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興沖沖花了幾千塊買塊翡翠,回家一查發現是B貨,心都碎了。其實我當初也踩過坑,花了五千塊買的鐲子,結果專家一看就說“這是處理過的,不值錢”。現在想想真是又氣又無奈。
根據2024年行業報告,翡翠市場中B貨占比約35%,而C貨(染色翡翠)約15%。也就是說,你隨便買塊翡翠,有接近一半的概率買到處理品。比如去年朋友在旅游區買的翡翠,花了兩萬,結果鑒定直接打回“處理品”,你說坑不坑?
類型 | 占比 | 價格差異 |
A貨(天然) | 50% | 市場價 |
B貨(注膠) | 35% | 比A貨低30-40% |
C貨(染色) | 15% | 比A貨低50%以上 |
你摸過真正的A貨翡翠嗎?那種冰涼細膩的感覺,簡直讓人上癮。不過B貨摸起來就有點怪,有點黏糊糊的,像摸到了一層膠水。記得有一次在市場上,老板讓我摸一塊“極品翡翠”,我摸完就覺得不對勁,后來果然是B貨,你說這手感騙不了人吧?
其實你想想就明白了,翡翠開采成本高,好的原石一公斤要幾萬塊。那些幾百塊就敢賣的“翡翠”,你覺得可能嗎?就像我表妹去年花800買的鐲子,鑒定出來是玻璃做的,氣得她直接摔了。所以說,別貪小便宜,價格太低的一定要小心。
你有沒有收到過這樣的對話:“我們這個可是國檢證書,絕對保真!”其實我之前也信這個,結果后來發現,有些證書是可以花錢買的。比如去年新聞報道,某地查處了幾個假證書工廠,那些證書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樣。所以啊,光看證書是不夠的。
其實你只要記住這三點就差不多了。比如看顏色,天然翡翠的顏色是自然的,不會很均勻;聽聲音,輕輕敲擊A貨聲音清脆,B貨聲音悶;還有就是要找正規商家。記得我朋友去年去云南,找了個老字號店,花一萬多買的鐲子,現在升值了不少,這就是區別。
天然翡翠:顏色有深淺變化,看起來很自然
B貨翡翠:顏色均勻得有點假,像涂了顏料
說實話,我覺得B貨會越來越常見。因為好翡翠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很多商家就打起了歪主意。比如現在網上那些“高冰種”翡翠,很多都是B+C貨,價格卻賣到幾萬塊。你想想,這市場還能信嗎?不過話說回來,真品的價值是騙不了人的。
其實你想想,翡翠這東西,多看少買沒錯。比如我認識一個老行家,他買翡翠前總要請專家看看,雖然麻煩,但至少放心。還有就是要多了解市場行情,比如現在冰種翡翠價格比去年漲了20%,這個你清楚嗎?所以啊,多學習總是沒錯的。
記住,買翡翠就像談戀愛,要擦亮眼睛。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到你,讓你在2025年能買到稱心如意的真品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