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前段時間,我表哥在福建買翡翠,結果花了大幾千買了個“玻璃種”假貨,氣得直跳腳,說再也不敢碰這玩意兒了。這事兒讓我意識到,福建黃金翡翠市場水深得很,普通人真的很容易踩坑。今天我就把內行秘籍掏心窩子分享出來,保證你看了不虧!
福建地區黃金翡翠交易量大,魚龍混雜,很多商家利用信息差坑人。而且黃金翡翠價格波動大,新手很難辨別真偽。再加上旅游城市套路多,一不小心就可能“交學費”。
黃金純度一般用K來表示,24K是純金,但市面上幾乎見不到。18K金是75%純金,14K是58.5%。別被“千足金”忽悠,現在規范叫“足金”,含量≥99.0%。用牙咬一下看印記,或者去正規機構檢測最靠譜。別聽商家瞎吹,說什么“古法金”多純,其實很多都是工藝名頭,純度還是得看檢測報告。買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不然回家一驗,可能就發現“掛羊頭賣狗肉”了,到時候哭都沒地方哭去!
A貨是天然翡翠,沒經過化學處理;B貨是注膠處理,看起來水頭足,但時間長了會變黃變脆;C貨是染色翡翠,顏色假得離譜。還有B+C貨,就是又注膠又染色。記住:天然翡翠有“蒼蠅翅”(閃光點),顏色過渡自然,冰種、玻璃種價格高得離譜,普通工薪族別輕易碰。現在有些不良商家把B貨當A貨賣,說是什么“優化處理”,其實就是騙人。買翡翠前多看多問,別被漂亮外觀沖昏頭,不然可能花大價錢買到一堆“塑料花”,真是得不償失啊!
黃金價格受國際金價影響,每天波動。國內金價還要加上加工費、費。所以不同店價格可能差幾十甚至上百。買黃金時問清楚“裸金價”和“加工費”,別被總報價嚇到。現在很多地方搞“一口價”黃金,看著便宜,其實是克重少,算下來更貴。買黃金要認準“足金”標志,小可能用雜金冒充。記住:黃金保值沒錯,但短期炒金風險大,普通人還是買實物金飾更安心。別聽那些“今天不買就虧大了”的推銷話,黃金價格周期性波動,急啥呢?
真翡翠有冰涼感,比重沉,敲擊聲音清脆。假翡翠手感溫,輕飄飄,聲音悶。強光手電筒照一下,看內部結構。網上說的“滴水法”不太靠譜,專業檢測還得靠權威證書。現在有些高科技假翡翠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樣,普通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來。建議先從幾百塊的入門級翡翠練手,等有經驗了再考慮高價貨。買翡翠時一定要看“國檢”證書,沒有證書的堅決不買。別被商家說的“無證書更天然”忽悠,那都是套路!
福建地區黃金翡翠店多,競爭激烈,價格相對透明。但旅游區可能存在“宰客”現象。福州、廈門等地有專業市場,貨品齊全。注意:旅游景點的紀念品店黃金翡翠多為工藝品,保值性差。福建本地人買黃金喜歡“999足金”,翡翠偏愛“平安扣”“福豆”等傳統款式。去市場前做好功課,別被熱情的推銷員繞暈。福建黃金加工工藝確實不錯,但價格水分也不少。建議提前在網上查好當地金價,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就不容易被坑了。
投資金條加工費低,溢價少,適合長期持有。首飾加工費高,溢價多,變現時價格打折。黃金投資認準上海黃金交易所,如周大福、老鳳祥的投資金條。別把黃金首飾當投資品,戴久了還容易變形、損壞。投資黃金看準克重和價格,別被花哨設計迷惑。現在很多銀行也賣金條,價格比商場便宜不少。記住:黃金首飾主要功能是裝飾,投資功能很弱。如果想靠黃金賺錢,還是買金條更實在,別被那些“限量版金飾”忽悠了。
手鐲價格占翡翠總銷量一半以上。選手鐲先看種水(透明度),再看顏色(綠、紫、白),最后看工藝。裂紋是死忌,影響價值巨大。手鐲圈口要合適,太松太緊都不行。現在很多商家用“花青種”冒充“冰種”,新手容易上當。買手鐲最好試戴,多對比幾款。手鐲是“一鐲二牌三掛件”,價格最高。別聽商家說“最后一款”“絕版”之類的話,多逛幾家再決定。手鐲有裂痕的堅決不買,戴久了可能斷開,到時候真是哭都沒眼淚了。
看準貨品后,先問“最低多少”,不要說具體數字。商家報價后,直接砍30%左右。堅持“不買拉倒”態度,但語氣要友好。黃金翡翠利潤空間大,一般能砍10%-20%。記住:不要先出價,不要表現出急切。福建商家經驗豐富,所以得有耐心。砍價前做好功課,知道大概行情。別被“今天最后一天優惠”之類的話騙了,商家天天都在說這話。砍價時態度要堅決,但語氣要溫和,這樣才能達到目的又不傷和氣。
購買黃金翡翠是大事,多留個心眼總沒錯。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到大家,避免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