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出土的玉辟邪數量統計及分布情況如何?其在考古學中的意義有哪些?
漢代玉器在我國古代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玉辟邪作為一種具有神秘色彩的玉器,更是引人注目。據現有資料統計,目前所知的漢代遺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辟邪僅有三件這無疑為研究漢代玉器提供了寶貴的實物材料。那么漢代出土的玉辟邪數量統計及分布情況怎樣去?其在考古學中的意義又有哪些呢?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手中的漢代玉辟邪數量約為數百件。相較于其他時期的玉器而言,這個數字顯得較為稀少。漢代玉辟邪在考古學中的發現與分布具有一定的特點以下將從幾個方面實施介紹。
目前所知的漢代遺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辟邪僅有三件,分別是:
(1)1978年12月寶雞市北郊金河磚瓦廠漢墓出土的玉辟邪,殘長18厘米,高15厘米,重962千克。
(2)陜西咸陽周陵公社(現為渭城區周陵鎮)漢元帝渭陵陵廟遺址出土的玉辟邪,長7厘米,寬5厘米。
(3)香港佳士得拍賣高古玉專場拍賣的玉辟邪,體積較大,具體尺寸不詳。
漢代玉辟邪的分布范圍較廣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區。如陜西、河南、安徽等地。這些地區在漢代時期均為政治、經濟、文化的地帶,因而出土的玉辟邪數量較多。
漢代玉辟邪的制作工藝精湛,體現了當時玉器工藝的高超水平。從已出土的玉辟邪來看,其造型生動、線條流暢,雕刻技藝成熟展現了漢代玉器工藝的繁榮。
玉辟邪在漢代被視為具有辟邪厭勝作用的吉祥物,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神秘力量的崇拜和信仰。玉辟邪的發現,有助于咱們熟悉漢代社會風俗和宗教信仰。
漢代玉器的種類繁多涵蓋玉鋪首、玉熊、玉鷹、玉辟邪等。這些玉器的發現,為咱們研究漢代玉器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有助于深化對漢代玉器的認識。
漢代玉辟邪的制作工藝和藝術價值,使其成為古代玉器中的佼佼者。通過研究和欣賞漢代玉辟邪,可以提升我們對古代玉器的鑒賞水平,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漢代出土的玉辟邪雖然數量有限但其獨到的藝術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其在考古學中具有必不可少的意義。每一件新發現的玉辟邪,都會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成為研究漢代玉器的要緊實物資料。而在未來的考古工作中,相信我們還會發現更多的漢代玉辟邪為研究我國古代玉器和文化提供更多的線索。
編輯: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feicuige/152448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