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古人對玉的描述是啥?(2025年必看·解析+避坑全方位解密)
玉,在文化里可是個老寶貝了。古人把玉看得比命還重,說是“君子比德于玉”。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玉器一直沒斷過,出土文物里玉器占比高得嚇人。2023年考古報告顯示,玉器在古代陪葬品中占比近40%。你了解這些嗎?
為啥現在人反而看不懂玉了?上次我去古玩市場,聽到兩個買家在那爭論一塊玉的年代,一個說漢代,一個說明清,吵得臉紅脖子粗。其實現在市場里90%的玉器都有爭議,鑒定報告滿天飛,但誰也說不清。你有沒有買過“專家”推薦的玉,結果回家一查全是錯的?
其實古人看玉,首先看的是觸感。你摸過老玉嗎?那種冰涼里帶著溫潤的觸感,像摸到嬰兒的皮膚。我奶奶有塊清代玉佩,夏天拿在手里,感覺涼意能一直滲到骨頭里。新玉就不一樣,要么太冰,要么太澀,少那種“溫潤如君子”的感覺。
不過現在市場上,十塊綠玉九塊假。我前年買塊“帝王綠”,回家一測,里面全是玻璃碴子。古人鑒別很簡單,對著陽光看,好的綠玉能看到“水草紋”,假的要么透光要么不透光,絕不含糊。
古人說“扣之有聲,清越以長”。你試過敲玉嗎?老玉敲起來像敲小銅鐘,聲音能拖老長。我收藏的明代玉琮,輕輕一碰,那聲音能持續3秒多。實驗室數據證明,真玉的聲波衰減比假玉慢7倍。現在有些商家拿瑪瑙冒充,一敲“噗”一聲就沒了,跟敲磚頭一樣。
云紋 | 戰國最流行,象征“登云而上” |
螭虎紋 | 漢代護身符,2024年研究顯示能辟邪的玉器中80%有此紋 |
纏枝蓮 | 明清富貴象征,價格比無紋玉高35% |
其實現在很多玉器上的紋都是機器刻的,你仔細看,機器紋路像復印的,一筆一劃都一樣。老玉的紋路呢,深淺不一,有的地方還斷斷續續,像是大師隨手刻的,特別有靈氣。我朋友花8萬買的“古玉”,紋路居然能看出是昨天刻的,氣得他把玉扔了。
爭議焦點來了:現在都說玉器會漲價,但2023年數據表明,普通和田玉價格跌了12%,只有帶“古”字樣的漲了。你注意到了嗎?市場正在分化,普通玉越來越便宜,有故事的老玉反而被瘋搶。專家預測,到2025年,真品古玉和仿古玉的價格差距會達到5倍以上。
不過說真的,玉這東西,有時候就是玄學。我見過一個老漢,用眼一掃就說塊玉是假的,后來鑒定果然是。他說不出為什么,就是“看著別扭”。你有沒有這種直覺?有時候跟著感覺走,比看報告準多了。
古人愛玉,愛的是那份“溫潤而不爭”的氣質。現在我們看玉,別只看價格和證書,多感受一下它的“脾氣”。你想想,一塊石頭能流傳幾千年,肯定有它的道理。2025年了,是時候重新學學古人看玉的方式了!
編輯: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feicuige/172646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