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密度怎么測?揭秘真實測試方法,省錢避坑指南!
哎呀,說到玉,你是不是也跟老鐵一樣,心里癢癢的想搞一塊??? 可惜啊,現在市場上假的太多,一不小心就踩坑,錢包癟癟,心都碎了。??
別急,今天咱就掏心窩子跟你說說,怎么靠一個簡單到爆的方法——測密度,來初步判斷玉的真假!?? 這可不是啥專業秘籍,就是你在家就能搗鼓的玩意兒,省錢又省心,保你少走彎路!
為啥要測密度?
你想想,玉這玩意兒,它密度大啊!一般都在3.3克每立方厘米左右,沉甸甸的,拿在手里有分量!??
可那些假的,比如水沫子(就是一種鈉長石,密度才2.6-2.8)、玻璃(密度更低,才2.5左右),還有那些染色注膠的玩意兒,它們密度都明顯低!(個人感覺:一上手就能感覺出來,真玉那種沉甸甸的踏實感,假貨是模仿不了的!)
所以啊,測密度,就是利用真玉和假貨這“重量”上的天壤之別,來給你一個初步的判斷!(小貼士:這方法不是100%準,但勝在簡單粗暴,能幫你篩掉一大批明顯是假的!)
測密度,你需要啥?
- 一個電子秤:最好是能精確到0.1克的,越精確越好,咱要的就是準!
- 一杯水:普通自來水就行,不用太講究。
- 一根細線:最好是無彈性的那種,棉線或者釣魚線都行,綁玉用。
- 你的玉:得先有塊玉!??
操作步驟,簡單到飛起!
-
稱干重(A值)
先把你的玉擦干!(重要!濕了就重了,不準了!) 然后把它放到電子秤上,記下它的重量,單位是克,記下來,這是你的A值!??
-
稱排水重(B值)
這一步有點講究,你拿那個電子秤,上面放個杯子,然后清零!(別嫌麻煩,清零很重要,不然算不對!)
接著用細線把玉綁好,注意是綁牢固,不能掉!??
慢慢地、輕輕地,把綁好的玉完全浸沒在水里!(注意!水別太多溢出來,也別太少淹不住玉!)
關鍵來了:確保玉不要碰到杯子的任何地方! 就讓它懸在水中,像個小潛水員一樣。(個人經驗:用個筷子或者小棍子稍微擋一下,防止它沉底或者飄到邊上去。)
看看電子秤顯示的數字,記下來,這是你的B值!??
-
算密度
拿出你的計算器(或者腦子轉快點也行!), 用你剛才記下的A值,除以B值!
密度 = A / B
得出的結果,單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
舉個例子: 假設你稱干重A是50克,稱排水重B是15.2克,那么密度就是 50 / 15.2 ≈ 3.29 g/cm3。
結果怎么解讀?
密度范圍 (g/cm3) | 可能的情況 |
---|---|
3.30 - 3.36 | 恭喜你!大概率是天然翡翠(A貨)!?? 這個密度區間是標準答案! |
3.00 - 3.29 | 嗯...有點意思。(可能情況:低密度翡翠、處理過的B貨/C貨、或者某些和田玉等。) 需要結合其他方法進一步判斷。 |
2.90 - 2.99 | 這個區間有點尷尬。(可能情況:高密度的石英質玉、某些處理過的玉石。) 不能直接定論,繼續查! |
2.60 - 2.90 | 哎喲,這密度有點低了。可能是水沫子、石英巖玉、玻璃仿制品等。 ?? 要小心了! |
< 2.60 | 我的天吶!這玩意兒密度也太低了吧! ?????? 基本可以確定是假貨了,比如樹脂、塑料啥的。 |
看到沒?(個人感受:這個方法是不是簡單又實用?感覺像個偵探,一步步揭開玉的真面目!) 當然啦,就像我前面說的,密度只是初步判斷,不能100%定生死。
光測密度還不夠?當然!
密度測完了,心里大概有數了,但咱不能太草率,還得看看別的:
- 硬度:找個硬度比玉低的刀(比如小鋼刀),輕輕刮一下,真玉基本沒事兒,假貨可能就掛彩了。(個人經驗:別太用力,只是試試,別把玉毀了!??)
- 聽聲音:用手指彈一下玉,真玉聲音清脆悅耳,像敲小鐘,假貨聲音悶悶的,沒那股靈氣。??
- 看顏色和結構:真玉顏色自然,有層次感,內部結構(用放大鏡看看)也比較細膩均勻。假貨顏色可能很假,一看就是染上去的,結構也粗糙。??
- 手感:真玉摸著冰涼、細膩、滑溜溜的,假貨可能有點溫、有點澀。(個人感受:這個手感,懂的人自然懂,就是那種舒服到骨子里的感覺!)
避坑大法,省錢秘籍!
-
別貪便宜!
一分錢一分貨,老話糙理不糙。價格低到離譜的玉,十有八九有問題。 ?? 別被低價沖昏頭腦!
-
去正規渠道!
別去那些小地攤、沒信譽的網店瞎買。(建議:去信譽好的商場專柜、有資質的珠寶店、或者找靠譜的玉商朋友。) 至少買個安心!
-
索要證書!
買貴重的玉,一定要讓對方提供權威的鑒定證書!(注意:是權威機構出具的,不是店家自己印的!) 這玩意兒雖然不能保證100%萬無一失,但至少是個保障。
-
多看少買!
多逛逛,多看看,多學習,提升自己的眼力。(個人感悟:經驗這東西,不是看幾篇文章就能有的,得多實踐,多對比,時間長了自然就懂了。) 別看到一塊就沖動消費!
-
密度法是神器,但不是萬能鑰匙!
記住,咱前面學的密度測量法,是個好幫手,能幫你快速篩掉很多假貨。(重要提醒:但遇到密度接近的,或者處理過的玉,它就不夠用了,還得結合其他方法!)
寫在最后
買玉,是個技術活,也是個緣分活。?? 咱們普通消費者,沒有專業的儀器,就得多用點心思,多學點方法。
密度測量法,就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小武器”,簡單、實用、省錢!?? 掌握了它,至少能幫你避開那些一看就假得離譜的“李鬼”!
希望這篇掏心窩子的分享,能幫到正在或者將要踏入玉坑的你。?? 祝你都能撿到心儀又靠譜的那塊玉,別再為假貨掉眼淚了!??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這兒!(個人結束語:碼字不易,都是經驗之談,希望能幫到大家!祝大家都能買到稱心如意的寶貝!)
精彩評論





責任編輯:徐軍磊-珠寶商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