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在朋友圈曬了一條“祖母綠手鐲”,說是花了幾萬塊買的,結果被懂行的親戚一眼看穿是“a貨”。我一聽就懵了,這年頭連翡翠都開始“整容”了嗎?以前總覺得買點珠寶就是圖個好看,現在才發現,不懂行真的容易被坑!今天我就來聊聊這個事,順便把我的一些心得和大家說說。
a貨就是仿制品,不是真貨。它看起來像天然翡翠,但其實是用玻璃、樹脂或者其他材料做的。有些人可能覺得“a貨”便宜,但其實風險很大。
我之前也買過一個“翡翠吊墜”,花了不到一千塊,結果戴了沒幾天就掉色了。后來才知道是假的。現在想想,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
天然翡翠就是從地底下挖出來的,顏色自然,質地細膩。它的價值取決于顏色、透明度、紋理等等。
有一次我去珠寶店,看到一塊翡翠手鐲,顏色特別鮮艷,而且透光性很好。老板說這是“帝王綠”,我差點當場買了。不過后來一想,還是得慢慢了解,別被表面迷惑。
有人會說:“看證書!”但證書也有假的。最靠譜的辦法還是找專業人士看看,或者自己多學點知識。
我有個朋友專門研究這個,他說看光澤、看結構、看重量,這些都很關鍵。有時候還拿放大鏡看,細節很重要。所以啊,別急著買,先學會看。
天然翡翠的價格可以高到幾萬甚至幾十萬,而“a貨”可能幾百塊就能買到。但別以為便宜就是賺到了。
有一次我看到網上有人賣“翡翠平安扣”,標價只有三百塊。我問是不是假的,對方說:“你信不信?”那一刻我就明白了,低價背后有陷阱。
有些人是出于喜歡,覺得看起來像真的一樣,戴著也好看。但也有人是為了省錢,或者被忽悠了。
我覺得吧,如果真的喜歡,那就買真的。不然就像吃泡面,看著香,吃多了身體受不了。別為了面子丟了里子。
別貪便宜;別輕信網絡上的“優惠”; 找個靠譜的渠道。
我之前有個同事,被朋友騙了,花了五萬塊買了一塊“翡翠觀音”,結果發現是假的。她說當時太沖動了,后悔都來不及。
其實可以試試“敲擊法”:真翡翠聲音清脆,假的則悶。還可以用手摸,真翡翠涼爽,假的溫熱。
雖然這些方法不能100%準確,但至少能幫你避開一些明顯的假貨。就像網購一樣,多看評論,少沖動消費。
買翡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了解很多知識。不要因為一時沖動就上當受騙。
記住:懂行才不會吃虧。下次再看到“翡翠”,別急著買,先問問自己:“我真的了解它嗎?”
編輯: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feicuiji/1720591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