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話說干貨,我是信陽,歡迎來到我的翡翠交流頻道。只要利益夠大,就有人愿意鋌而走險。很多翠友在選購翡翠(成品)玉石的時候,害怕自己買到的是假貨,因此就有了鑒定證書。
合規的鑒定證書可以讓翠友直接驗明翡翠真偽,今天我們就來詳聊翡翠證書。原石和成品都可以出具翡翠鑒定證書,成品受眾面廣,就以成品鑒定證書進行講解,分。教大家看。
**B貨翡翠**,會標明“翡翠(處理)”、“翡翠(注膠)”、“翡翠(B貨)”或“翡翠(優化)”。**C貨翡翠**,會標明“翡翠(染色)”。**D貨翡翠**,出具結果不會出現“翡翠”字樣,是什么代用品。
看看這張證書(圖二):檢驗結論是“翡翠(處理)”,折射率同樣是66,但紅外光譜顯示的是翡翠處理后的特征光譜。這里的“處理”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B+C貨,也就是經過酸洗、充膠和染色的翡翠。
再看看這張證書(圖三):檢驗結論是“石英巖玉”,折射率為54。翡翠證書上都會有,“CMA”、“CAL”、“CNAL”,一個或者是多個標志,這些標識代表著鑒定機構的資質。
若珠寶玉石鑒定證書上缺乏“CMA”標志,那這張證書便缺乏了鑒定資質,無疑是一張偽造的假證書。
CMA是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縮寫,意為計量認證。但是只要我們經常刷短視頻就能知道,有很多的證書都是造假的。
我們要看鑒定機構的權威性。在我國,能夠開具翡翠鑒定證書的機構一般是珠寶鑒定服務機構,這些機構要么是質量監督局設立的,要么是珠寶協會設立的,還有一些具有鑒定資質的公司。
常見的英文縮寫有NGTC(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和NJQSIC(首飾質量監督檢驗),這兩個都是非常權威的鑒定機構。
△△△這是大熊展示的自家鑒定證書△△△大熊來為大家科普一下:正規的翡翠鑒定證書上,必須包含權威認證標志,其中【CMA】標志是不可或缺的。同時鑒定結果也會明確標明為【翡翠(A貨)手鐲】。
根據珠寶玉石名稱標準,產地并不作為命名依據,因此證書上通常不會顯示。若證書上出現如“XX場口”等字樣,那很可能是偽造的。
購買翡翠時,務必核對實物與證書照片是否一致。通過比對證書上的數據,檢查實物與證書在外形、大小和重量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一些商家可能試圖通過使用外形相似的其他翡翠證書來誤導顧客。
翡翠鑒定證書中,關鍵信息一覽無余。這包括鑒定結果、翡翠的顏色、密度、折射率等核心要素,以及經過放大檢查的詳細描述。
若在網站上無法查詢到相關信息,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是證書過老,此類證書可能無法在網上查詢到;二是證書為偽造,此類情況需警惕,建議立即聯系當地權威的珠寶鑒定機構進行復檢,以保障您的權益不受侵害。
翡翠的密度、折射率、放大檢測結果、吸收光譜和光性特征等信息在證書中至關重要,通過這些可以分析翡翠的品質。
在獲取翡翠證書后,我們可以進一步對比實物與證書上所列的重量、形狀及顏色等特征,以確認是否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對比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了解翡翠的實際狀況,并判斷證書的真實性。
其實,很多人在買翡翠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被坑。特別是那些所謂的“高貨”,價格不菲,卻真假難辨。一張靠譜的證書真的太重要了。
不過也別以為有了證書就萬事大吉了。有些證書雖然有CMA標志,但內容不全,或者信息模糊,也可能存在風險。
一定要學會看證書,不能只看表面。比如,有沒有“天然A貨”這樣的關鍵詞,有沒有詳細的檢測數據,有沒有清晰的圖片,這些都是關鍵。
還要注意證書上的時間。如果證書太舊了,可能已經失效了。而且,有些商家可能會用舊證來冒充新證,這點也要小心。
看懂翡翠證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你多學習、多比較、多請教,慢慢就會掌握訣竅。
最后提醒一句:**不要貪便宜**,也不要輕信所謂“內部渠道”或“熟人推薦”。**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