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今天聊聊和田玉里的“棉”(*棉花*),這個東西在玉石圈里可是個老話題了。有的人一看到棉就怕,覺得是瑕疵;但也有人覺得棉反而讓玉更有韻味。到底咋回事?今天大叔帶你們來扒一扒。
棉其實就是和田玉里面的一種白色結(jié)晶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就是玻璃的成分)。它在玉石形成過程中自然產(chǎn)生,幾乎所有的和田玉原礦都帶著點棉。
有的棉像小星星一樣散落在玉里,有的則聚成一團(tuán),像是被風(fēng)吹散的云朵。新疆產(chǎn)的棉比較細(xì)密,青海產(chǎn)的棉則更多是**灑片狀**,看起來更明顯。
大叔說句實在話:**有棉≠假貨**,反而是真家伙的一個標(biāo)志。因為棉是天然形成的,人工做不出來,所以有棉的玉,大概率是真的。
**棉的多少、位置、形態(tài)決定了它的價值**。比如手鐲、無事牌這些題材,棉太多直接拉低價格。
網(wǎng)上很多人說“盤盤盤,棉就沒了”,**這完全是騙人的**!因為棉是二氧化硅,性質(zhì)穩(wěn)定,**盤玩根本不可能去掉**。想靠盤玉變干凈?勸你趁早放棄。
而且,有些棉其實藏在玉的深處,**肉眼看不到,打燈才能看清**,業(yè)內(nèi)叫“暗棉”。這類棉在雕刻時盡量會挖掉,但有些深層的棉實在沒辦法處理。
白玉里的**僵花**和棉有點像,都是白色點狀物,容易讓人混淆。但它們的成因不同:
**別光看表面,還得用燈光仔細(xì)看看**。特別是新手,千萬別亂買。
有人說“棉多=差”,其實不然。**關(guān)鍵要看棉的位置和分布**。比如雪花棉,雖然也有棉,但那種美是別的玉沒有的。
你看那木那雪花棉,**點狀或微團(tuán)狀,邊界朦朧如水墨畫**,一點不僵硬,反而有種空靈的美感。玉質(zhì)越通透,越能襯托出棉的美。
所以啊,**棉不是絕對的缺點**,有時候還是一種獨特的美。
如果棉太多、太密,尤其是**大面積的“臟棉”**,那這塊料子基本就廢了。這種玉雕師也不愿意接,因為加工難度大,成品率低。
不過**如果是淺層的點狀棉,一般都會盡量挖掉**。但要是深入到玉的內(nèi)部,那就很難處理了。
裂是另一種問題,它會影響玉的完整性。**表層裂可以修復(fù)或設(shè)計避開**,但如果是人物、獸件的面部出裂,那可就麻煩了。
而棉只是結(jié)構(gòu)上的問題,不影響硬度和穩(wěn)定性,**只要不影響美觀,還是可以接受的**。
說了這么多,大叔想說的是:**別一看到棉就慌,也別完全無視它**。
棉的存在,說明是真玉,而且每塊玉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棉美得像雪花,有的棉丑得像霧霾**,全看你怎么看。
**看玉要全面,不能只看有沒有棉**。還要看種水、顏色、工藝、設(shè)計等等。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有棉的玉,可能是瑕疵,也可能是風(fēng)景**。2025年,愿你能慧眼識玉,找到屬于你的那一塊。
(*本文純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
編輯: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feicuiwu/2584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