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跟朋友去逛珠寶城,看到那家老字號的翡翠店門口擠滿了人,結(jié)果一哥們花8萬買的翡翠,專家鑒定后說是玻璃做的!我當(dāng)時就驚呆了,這年頭造假技術(shù)也太6了吧??? 翡翠市場水深得很,很多普通消費者根本分不清真假,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怎么避坑,保住咱們的血汗錢!
想知道怎么辨別翡翠真假?先得了解這8個關(guān)鍵點,不然真容易被坑哭!
小貼士:看完這8點,保準(zhǔn)你下次再買翡翠時,能少花冤枉錢!
很多朋友都搞混這個,翡翠特指硬玉,而玉是個大概念,包括軟玉和硬玉。簡單說,翡翠是玉的一種,但不是所有玉都是翡翠!就像芒果是水果的一種,但水果不全是芒果嘛。?? 看到那些寫著"和田玉"的,那肯定不是翡翠了。所以買之前先問清楚是翡翠還是其他玉種,別被忽悠了!
這問題問得好!翡翠價格主要看種、水、色、工。種就是質(zhì)地,水是透明度,色是顏色,工是工藝。好的玻璃種滿綠翡翠,一克上萬塊都不稀奇;而豆種翡翠可能幾十塊就能買到。種水色越好,價格越高。還有大小、瑕疵這些也會影響價格。所以同樣是翡翠,價格差個幾倍甚至幾十倍都很正常,不是商家黑心,是真有這個價值差異!
等級 | 特征 | 大概價格范圍 |
---|---|---|
玻璃種 | 透明如玻璃 | 萬元起步 |
冰種 | 像冰塊一樣 | 幾千到上萬 |
豆種 | 豆粒狀結(jié)構(gòu) | 百元到千元 |
"水頭"就是透明度,水頭足就是透明度高!簡單說,就是光線能穿透翡翠的程度。水頭好的翡翠看起來水汪汪的,特別有靈氣;水頭差的就顯得干巴巴的。?? 怎么看?對著光看,能透過的光線越遠(yuǎn),水頭越好。行話里常說"一分水"、"兩分水",就是指光線能穿透的深度。不過水頭好的翡翠通常更貴,因為稀少嘛!
不想花大錢鑒定?教你幾個土方法:第一招:掂重量,真翡翠密度大,手感沉甸甸的;假的一般輕飄飄。第二招:看光澤,真翡翠是油脂光澤或玻璃光澤,假的多是蠟狀光澤。第三招:聽聲音,輕輕敲擊,真翡翠聲音清脆,假的多沉悶。不過這些方法都不絕對,只能作為參考,最靠譜的還是專業(yè)鑒定!
這個問題問得扎心!證書不能100%信。有些小作坊自己印證書,有些則是"張冠李戴"用別人的證書??孔V的做法是:看證書上有沒有"CMA"、"CAL"或"CNAS"這些標(biāo)志,這些是認(rèn)可的資質(zhì)。?? 證書上的編號要和實物一致,最好能到檢測機構(gòu)查詢。最保險的還是去大或有信譽的商家購買,他們的證書通常更可靠!
記?。簺]有證書的翡翠別買,證書不對的翡翠別碰!
這跟翡翠的"種"有關(guān)。種嫩的翡翠更容易變色。戴久了接觸汗液、化妝品等,里面的鐵元素可能氧化,顏色就會變深或變淺。特別是黃翡、紫羅蘭等,變色會更明顯。?? 不過也別太擔(dān)心,有些變色是正常的,甚至有些人覺得更有韻味。如果想保持原樣,平時注意保養(yǎng),少接觸化學(xué)品,定期用軟布擦拭即可。種老的翡翠比如玻璃種,基本不會變色!
現(xiàn)在危地馬拉也產(chǎn)翡翠了,主要區(qū)別在顏色和質(zhì)地。翡翠顏色豐富,從淺綠到深綠都有,質(zhì)地細(xì)膩;危地馬拉翡翠顏色偏暗,多為深綠或墨綠,質(zhì)地相對粗糙。料子更受歡迎,價格也高很多。不過危地馬拉翡翠性價比高,適合預(yù)算有限的買家。買的時候問清楚產(chǎn)地,別花料的價格買危料!
記住口訣:顏色豐富質(zhì)細(xì)膩,多半是來的;顏色偏暗質(zhì)地粗,可能是危料。
給新手的忠告:第一,別貪便宜,一分錢一分貨是真理。第二,別信"撿漏",天上不會掉餡餅。第三,多看少買,多逛幾家店,多學(xué)習(xí)知識。?? 第四,買小件練手,先從幾百塊的小掛件開始,熟悉后再考慮大件。 保留好票據(jù)和證書,有問題可以維權(quán)。記住:理性消費,量力而行!
買翡翠確實是個技術(shù)活,但掌握了這些基礎(chǔ)知識,至少能避免被坑得太慘。?? 記住那句話:多看多學(xué)多問,少買少吃虧!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到大家,下次買翡翠時能更從容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