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大熊貓,相信很多朋友都見過,作為我國的國寶,圓滾滾的外表看起來軟萌軟萌的,黑白配色讓它一生都無法擁有一張彩色照片,著實讓人愛不釋手。說起來,如果問大家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竹子,這也讓很多朋友都會產生一個誤區(qū),誤認為大熊貓是草食性動物,不過,事實上大熊貓卻是如假包換的肉食性動物。
老李最近手頭緊,可他剛花了六千塊買了個“竹猴玉墜”。那玉墜上刻著竹子和猴子,賣家說寓意“節(jié)節(jié)高升,聰明伶俐”,能保佑他生意興隆。其實吧,這玩意兒也就值一百多,剩下的全是坑。
迷信心理:老一輩人講究吉祥寓意,竹猴組合聽起來就挺招人喜歡。
信息不對稱:他們不太懂玉器市場,容易被花哨說法忽悠。
孤獨寂寞:有些騙子專挑獨居老人下手,先套近乎再推銷。
這些騙局往往利用傳統(tǒng)文化做包裝,比如:
現在騙子更狠了,直接把騙局搬進元宇宙:
傳統(tǒng)騙局 | 元宇宙變種 |
線下玉器店 | 虛擬文物交易平臺 |
實體玉墜 | 數字藏品NFT |
當面交易 | 虛擬貨幣支付 |
老王在元宇宙里花了五萬買了個“限量版竹猴數字玉”,結果發(fā)現那玩意兒能復制粘貼,根本不值錢。
其實呢,這些數字藏品連物理載體都沒有,更別提什么文化價值了。
老年人被騙后往往不好意思說,覺得是自己“太老土”。其實啊,被騙不是丟人的事,關鍵是學會辨別。
(以下為科普內容,非騙局宣傳)
竹子確實象征節(jié)節(jié)高升,猴子代表機智,但這些都是文化象征,跟商品價值沒關系。比如:
這些傳統(tǒng)文化元素被騙子包裝成“投資品”,才是最可惡的地方。
子女可以這樣做:
老年人自己也要記住:
天上不會掉餡餅,傳統(tǒng)文化不能當錢花。
(完)
大家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