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較同樣體積的不同玉石品質與價值?同樣體積的玉石有哪些種類及鑒別方法?
怎么比較同樣體積的不同玉石品質與價值?
嗨朋友!說到買玉石是不是感覺既興奮又有點懵圈?尤其是看到那些花花綠綠、大小一樣的玉石心里就在嘀咕:“這到底哪個好啊?”今天咱們就聊聊同樣體積的不同玉石怎么分辨它們的品質和價值。
首先呢玉石此類東西密度和重量是它的一個關鍵指標。簡單對于密度越高同樣體積的玉石就越重。比如和田玉,它的密度一般在2.95克每立方厘米左右這在玉石界算是挺高的了。所以當你用手掂量一塊玉石的時候,要是它特別沉,那可能就是和田玉啦。
我以前第一次買玉石的時候,就犯過傻。那時候我總覺得玉石越亮越好,結果買回來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后來才知道,像翡翠這類玉石,雖然看起來晶瑩剔透,但它的密度可沒和田玉那么大。同樣體積的話,和田玉就比翡翠重多了。所以啊,買玉石的時候,多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重量,是個不錯的辦法。
再說說顏色和透明度吧。玉石的顏色五顏六色,有綠色的、白色的、黃色的,還有帶點黑色的。但顏色漂亮并不一定代表優劣好,有時候太鮮艷的顏色反而是染出來的。我有個朋友就買過一塊綠色的玉石,一開始覺得特別好看,結果時間久了才發現顏色褪掉了。
至于透明度,也不是越透明越好。有些玉石本身就帶有雜質,但這并不作用它的價值。比如和田玉,它有一種溫潤的感覺,不是那種玻璃一樣透亮的。我曾經買了一塊和田玉,剛開始還以為它不夠透,后來才明白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現在市場上假貨太多,尤其是高仿的和田玉,簡直讓人防不勝防。記得有一次,我在一家店里看中一塊“和田玉”,賣家說得特別天花亂墜,但我總覺得不太對勁。后來找專家一看,果然是假的。
高仿和田玉多數情況下會用玻璃或是說塑料冒充,而且造假的技術越來越高超甚至能做到不存在氣泡。不過呢,再高明的假貨也總有破綻。比如,真玉摸起來會有冰涼感而假的可能將會有點發熱;真玉的重量也會比假的重很多。所以啊,買玉石的時候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兒。
石頭和玉石的區別,你分得清嗎?
說到玉石,很多人會把它和石頭混為一談。其實它們的區別還是挺明顯的。石頭的成分比較簡單而玉石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比如和田玉的主要成分是透閃石和陽起石。這兩種成分讓玉石有了獨有的硬度和韌性。
我以前也分不清石頭和玉石,后來慢慢摸索才明白。比如,石頭的硬度一般不如玉石高,用指甲就能劃動。而玉石就不一樣了硬度比玻璃還高,你可以試試用玉石去劃玻璃,倘使是真的和田玉,玻璃肯定會留下痕跡。
用簡單的方法測密度,靠譜不?
說到密度,其實也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能夠本人測。比如,你可先稱一下玉石的重量,然后把它放進水里,再稱一下沉水后的重量。最后用公式算一下密度。聽起來有點復雜,但其實操作起來還挺方便的。
我曾經試過此類方法,測了一塊白玉籽料,結果算出來的密度差不多是3。雖然我不太懂具體數值的意義但至少知道這塊玉的密度還算正常。這類方法雖然不算特別精確,但對新手對于已經夠用了。
翡翠和和田玉,誰更好?
最后再說說翡翠和和田玉吧。這兩種玉石都很有名,但各有各的特點。翡翠的顏色非常豐富而且光澤很好,看起來特別華麗。而和田玉呢,它有一種低調的美,摸起來手感細膩,有一種冰涼的質感。
其實我覺得,選擇哪種玉石主要看個人喜好。倘若你喜歡張揚一點的風格,可選擇翡翠;要是你更喜歡內斂優雅的感覺,和田玉可能更適合你。不過呢,不管選哪種,都要記住一點,別光看價格便宜就沖動購買,還是要多理解若干基礎知識。
總之啊,買玉石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不要被商家的話給忽悠了,也不要只看外表。多摸摸、多看看、多問問,這樣才能挑到真正的好玉。我也經歷過踩坑的過程但正是因為這些經歷,讓我對玉石有了更深的理解。
期待我的這些經驗對你有所幫助,也期待你在挑選玉石的路上少走彎路,找到屬于本人的心頭好。最后祝你買到稱心如意的玉石,開開心心地回家!
編輯: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feicuiwu/827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