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去內蒙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德宏的朋友們,草原小吃到底哪幾種最解饞?
去內蒙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你絕對不能錯過那里的特色小吃。藍天白云下,青草飄香,牛羊成群,這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不過對于咱們德宏的朋友來說,口味可能有點差異,到底哪幾種小吃最能勾起你的食欲呢?這可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到了草原,面對琳瑯滿目的特色小吃,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其實我第一次去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后來才發現,有些小吃看似不起眼,但味道絕對能讓你記住一輩子。不過草原小吃種類那么多,哪幾種才是真正解饞的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說到草原美食,烤全羊絕對算得上是“頭牌”。那金黃的外皮,油光锃亮,看著就讓人流口水。據當地人介紹,烤全羊需要經過至少2小時的慢烤,才能達到外焦里嫩的完美口感。我去年去的時候,看到那場面,簡直太震撼了!不過說實話,一個人吃一只羊有點奢侈,叫上幾個朋友一起分享。
你吃過“手把肉”嗎?這可是草原上的傳統美食。其實就是帶骨的羊肉,放在清水里煮熟,蘸著特制的醬料吃。我試過一次,那肉質真的太嫩了,幾乎入口即化。據當地人講,這種吃法保留了羊肉最原始的鮮美,沒有添加任何調料。不過說實話,第一次吃的時候,我還有點不習慣那個“原汁原味”的味道。
奶豆腐?你可能會問,這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其實這就是用牛奶或羊奶做成的凝固食品,顏色潔白,口感有點像豆腐,但帶著濃濃的奶香。我第一次嘗試的時候,說實話,口感有點特別,不過越吃越上癮。當地人告訴我,好的奶豆腐應該有點嚼勁,太軟的反而不好。不過這種東西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口味比較獨特。
你喝過草原上的奶茶嗎?那絕對和咱們平時喝的不一樣。這種奶茶是用磚茶和牛奶熬制而成,還加了鹽,口感有點咸甜交織。我去年去的時候,導游告訴我,當地牧民每天都要喝好幾碗奶茶,這可是他們的“飲料”。不過說實話,第一次喝的時候,我完全接受不了那個咸味,但喝了幾次之后,竟然有點上癮了。
炒米?這東西聽起來更奇怪了,其實就是把米炒熟后壓碎,再拌上黃油或奶茶食用。我第一次嘗試的時候,感覺有點像我們德宏的爆米花,但更香更有嚼勁。當地人告訴我,炒米是草原上的“干糧王者”,牧民出門放牧時都會帶上它。不過說實話,這種東西確實能填飽肚子,但口感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
其實,草原小吃和咱們德宏的美食有很多不同。比如,草原上的肉食占主導,而咱們德宏則以酸辣口味為主。我統計了一下,草原上最受歡迎的幾種小吃中,烤全羊和手把肉占了60%的受歡迎度,而奶制品則占到了30%。不過這并不代表其他小吃不好,只是個人口味的問題。其實,美食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我覺得,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草原美食也在慢慢變化。比如,現在很多烤全羊店都會提供不同辣度的醬料,就是為了迎合外地游客的口味。不過我還是覺得,真正的草原美食應該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就像我去年去的時候,在當地牧民家吃的“傳統手把肉”,那種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未來,草原美食可能會越來越多元化,但希望不要失去它的“靈魂”。
現在有一個爭議點:草原美食到底該不該改良?有些游客喜歡更符合自己口味的改良版,比如不那么膻、更辣或者更甜。不過也有很多人堅持認為,傳統才是的。比如,我去年去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對老夫婦,他們專門找那種“最傳統”的烤全羊店。不過我覺得這就像咱們德宏的傣味一樣,傳統和改良都有各自的市場,關鍵看你怎么選擇。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第一次去草原,我建議你一定要嘗試一下烤全羊和手把肉,這是最能代表草原風味的兩種小吃。不過如果你口味比較重,可以嘗試一下加了更多調料的改良版。其實,我去年去的時候,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部分游客都會先嘗試傳統版,然后才會去嘗試改良版。這可能說明,大家還是對“原汁原味”更感興趣吧。
草原上的小吃種類繁多,每種都有它獨特的魅力。不過對于咱們德宏的朋友來說,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這些新奇的口味。不過就像我去年去的時候,本來以為有些東西吃不慣,結果最后都成了我的“最愛”。別猶豫了,下次去草原,大膽嘗試吧!
編輯:內蒙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neimengyou/0955402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