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條新聞,說有個哥們兒辭職后,花了五天時間從四川甘孜一路玩到西安回民街,就為了吃遍兩地美食。這哥們兒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各種美食照片,結果被網友瘋狂吐槽“你這是來旅游還是來開胃的啊?”?? 確實,現在很多人旅游都變成了“吃游記”,恨不得把當地所有好吃的都塞進肚子里。我也是其中一員,每次出去玩,行程表上美食項目永遠比景點多!
說到美食旅行,其實這里面學問大了去了。我整理了幾個大家常遇到的問題,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下次出去浪的時候,咱也能做個“吃行家”不是?
說白了,就是“吃貨本性難移”唄!?? 吃貨們覺得,去一個地方,不嘗嘗當地特色,就像白去了一樣。而且現在社交媒體太發達了,誰不想拍點美食照片發朋友圈,收獲一堆“哇好厲害”的評論呢? 通過食物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確實比看景點來得更直接。就像去西安,不吃個肉夾饃、羊肉泡饃,那還叫來過嗎?這已經形成了一種“儀式感”了。
甘孜是藏區,那邊主要是牦牛肉、青稞餅、酥油茶這些,口味偏咸香,而且食材都帶著高原的野性。西安嘛,那可是“碳水天堂”,biang biang面、涼皮、灌湯包,各種面食和肉食,吃得人滿頭大汗。兩地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平原,吃的差距真的不是一點半點。我個人覺得,甘孜的美食更“硬核”,西安的美食更“接地氣”。而且甘孜那邊很多食材都是現做的,特別新鮮,西安的有些小吃可能是批量生產的,味道就差點意思。
這問題問得好!五天時間,其實挺緊張的。我建議第一天從甘孜出發,坐或者飛機到成都,先在成都轉轉,吃點川菜墊墊肚子。第二天從成都坐高鐵到西安,大概六七個小時。第三天開始,就可以在西安回民街及周邊“掃街”了。第四天可以去兵馬俑玩玩,順便在臨潼嘗嘗當地的石榴和火晶柿子。第五天再慢慢逛逛西安的其他地方,比如大雁塔、鐘樓啥的。這樣既能吃好,也能玩好,還能避開高峰期的人流。記住,高鐵票一定要提前搶!??
回民街嘛,當然是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灌湯包、酸梅湯、鏡糕這些經典不能錯過!肉夾饃一定要選臘汁肉的,那個肉燉得特別酥爛。羊肉泡饃,自己掰饃的過程就很解壓,而且掰得越碎越好吃。涼皮嘛,我覺得秦鎮米皮吃,又爽滑又酸辣。灌湯包,一定要趁熱吃,小心燙嘴!酸梅湯是回民街的靈魂飲品,解膩神器。鏡糕就是小小的、甜甜的糯米糕,適合當甜點。不過提醒大家,回民街人多,東西貴,味道也一般般,但名氣大,去一次還是值得的。
這可是老生常談了!旅游時吃壞肚子,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盡量選擇看起來干凈衛生的餐館,不要貪便宜去那些蒼蠅館子。生冷食物少吃,尤其是夏天,容易鬧肚子。第三,帶點益生菌或者腸胃藥,以防萬一。第四,多喝水,但不要喝生水。第五,吃東西不要太急,慢慢品嘗,也給腸胃留點反應時間。 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帶個小瓶的免洗洗手液,隨時隨地清潔雙手。美食雖好,可不要貪吃哦!??
一個人旅行,吃得更地道,其實很簡單。不要老待在游客區,多往當地人多的地方走,比如小區門口的小餐館、菜市場附近的攤位,那里往往藏著驚喜。可以一些美食探店APP,看看當地人都在吃什么。第三,鼓起勇氣去試試當地特色菜,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要勇敢點單。第四,可以參加當地的美食團或者烹飪課程,既能學東西,又能認識新朋友。第五,不要怕麻煩,可以提前查好餐廳的營業時間,避免白跑一趟。一個人旅行,吃得開心最重要!??
這個平衡確實是個技術活。我個人的經驗是,每天安排一兩個“美食重點”,比如早餐吃當地特色,午餐隨便對付,晚餐再大吃一頓。這樣既能嘗遍當地美食,又不會耽誤行程。 可以提前查好餐廳的位置,把吃飯的地方安排在景點附近,這樣吃完飯還能接著逛。還有就是,不要把行程排得太滿,留出一些彈性時間,萬一看到好吃的,可以隨時調整計劃。最重要的是,玩得開心和吃得開心同樣重要,不要為了趕路而錯過美食,也不要為了吃而放棄美景。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就好!?
好用是肯定好用,但也不能全信。現在各種美食APP,比如大眾點評、美團、小紅書,上面都有很多用戶評價和推薦。但是吧,有些評價可能是水軍刷的,有些推薦可能是過時的。使用這些APP的時候,要有點辨別能力。看看評價的時間,看看評價的細節,看看有沒有圖片。 可以多參考幾個APP的意見,綜合判斷。最重要的是,自己親自去嘗試,才是最靠譜的。畢竟,口味這東西,還是因人而異嘛!??
地點 | 必吃美食 | 推薦指數 |
---|---|---|
甘孜 | 牦牛肉火鍋、酥油茶、青稞餅 | ★★★★★ |
成都 | 火鍋、串串香、擔擔面 | ★★★★☆ |
西安 | 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灌湯包 | ★★★★★ |
旅游嘛,吃得好,玩得開心,就是的旅行。希望大家都能在旅途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舌尖上的快樂”!??
編輯:西安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xianbanwan/1248048573.html